近年来,我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科教兴安”的战略号召,不断推动GPS卫星定位仪、汽车行驶记录仪等行车记录设备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到去年底为止,我市19座以上客运(旅游)车辆、各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货运出租车以及部分重型载重货运车辆已全部安装了GPS设备,其中一部分车辆还同步配备了汽车行驶记录仪。其他包括普通货运车辆在内的所有营运车辆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率也都达到了100%。
实践证明,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等行车记录设备,对提高行车安全管理水平和公司经营效益,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这也是实现安全管理从“人脑”向“电脑”、由“人防”到“技防”转变的可靠保障。GPS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的营运调度、安全处警、跟踪监控和信息查询等四大功能,为我们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因此,我们在投入了大量资金的基础上,一定要把系统的作用发挥好,否则,就是摆设,就是浪费。
GP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水平的发挥,除了受系统软件、设备质量、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外,主要还是看公司的日常管理与投入。从我们日常组织的检查情况来看,只要是公司领导重视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的、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他们的使用与管理就比较规范,对安全管理的作用也就大,公司的行车安全系数就高。因此,我们各运输企业、特别是客运(旅游)企业和危化品运输企业,更要从制度、人员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并严格执行省、市交通部门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切实管好用好GPS系统。
笔者认为,今后对企业GPS的使用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要纳入我们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工作范畴,要作为企业资质升级、营运线路招投标和年审,包括车辆更新、新增等的重要指标。各级运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行业监管作用,指导帮助企业使用管理好GPS系统,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与GPS服务商沟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系统技术、设备质量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索学金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