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很多版本,主要包括“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软实力威胁论”等。这些论调在美国曾经一度相当有市场,很少出现与之针锋相对的反驳的声音。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2006年度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后,美国社会各界针对“中国威胁论”出现了大规模的批评声浪,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专家学者都纷纷站出来说话。 这表明,美国的舆论环境正出现巨大的变化。真理越辩越明。可以预料,随着辩论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中美各个层次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一个真实的中国将越来越真切地展现在美国人面前。
美国辩论“中国军事威胁论”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可以说是美国国内煽动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最新教材。该报告由国防部综合评估办公室负责,写作班子集中了美国国内学术界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学者。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是直接负责该报告的国防部官员。此人曾当过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顾问等。
《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后,即遭到一些严肃的美国学者和媒体的抨击。《纽约时报》驻中国上海分社社长霍华德·W·弗伦奇是美国的大牌记者,撰写有不少颇具影响的中国报道。弗伦奇6月1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来鸿—美国正栽入“历史的错误”中》。文章批判说,五角大楼新近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表明,美国正在犯“历史性错误”。裴敏欣博士是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和高级研究员。他说,《中国军力报告》并非完全代表美国的对华政策,尽管它对美国有关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华盛顿的总体对华战略。美国知名外交政策研究专家、卡托研究所副总裁卡彭特说,“无论按照什么标准来看,美国的军事预算都过于庞大。五角大楼之所以要刻意把中国塑造成美国的军事对手,就是为了给它的新国防和武器预算找到通过的理由”。卡彭特还说,五角大楼预测未来20年到30年内中国将成为美国的军事战略对手,“如果五角大楼预测不准,国会应该找它们算帐”。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说,大部分专家都会把“威胁”定义为实力和意图的结合,没错,中国是在增强它的军事实力,“但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希望使用这些实力来攻击美国的意图”。
美国辩论“中国经济威胁论”
最近一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和中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经济威胁论也在美国甚嚣尘上。中国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遭遇国会强大阻力,中海油集团收购美国尤尼科功败垂成,都是美国朝野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结果。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鲁格曼甚至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称,今天的中国比日本(在经济上)更有威胁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前不久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宣布,在粮食、肉类、钢铁、石油和煤炭等5种主要产品的消费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毫无疑问,布朗的报告为一些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人士提供了新的弹药。就在该报告发布之前,国际媒体还热炒了一阵“中国石油饿虎论”,认为中国的巨大石油消费是推动国际油价节节飙升的罪魁祸首。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不少专家学者都鼓吹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就连美国政府也连连向中国政府施压,强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是造成美国巨大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还有工作机会外包问题,也一度成为美国国内不少人士大加挞伐的对象,认为美国公司将大量工作机会外包到中国,等于是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
针对上述论调,许多美国学者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彼得·博特利尔、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师罗奇、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卡托研究所贸易问题专家伊肯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等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者都在各种场合批判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来说是件好事,美国不应该经济领域煽动极端民族主义。至于记者接触到的美国许多企业界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威胁论”不值一驳,因为他们都非常看好中国市场,而且从与中国企业合作当中得到了大量实惠。
美国辩论“中国文化威胁论”
中国文化威胁论是美国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华盛顿的智库学者们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浪潮。最典型的标志当属美国《外交》杂志对中国软实力的集中曝光。5月18日,被美国人视为“重大国际事务权威观点发源地”的《外交》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软诱惑》的文章,列举出许多中国软实力崛起的例子。文章这样评说:“伴随着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无论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你都可以发现中国的影响。”
美国学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上对美形成“咄咄逼人之势”,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利益产生威胁”。《中国的软诱惑》的作者埃斯特·潘甚至危言耸听地说,“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丧失,中国正在试图予以取代”。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访问学者约书亚?科兰滋克在5月《新共和》杂志上撰文《中国的非洲战略》。文章在谈到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扩张时也说,“中国在非洲不断增加的影响力是以牺牲美国的利益为代价的,对美国来说,中国在非洲不断增长的影响应该敲响警钟”。
对“中国文化威胁论”,美国主流学者做出了理智的回应。“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就强调说,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和美国软实力的提升,两者并不矛盾。相反,这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中美关系。他甚至建议中国在国际上推广传统儒家文化,以此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前不久在中国成都参加美中教育联合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年会的美国学者们也都认为,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件好事,美国不能只了解一个片面的中国,把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看成是威胁的论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误读”,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副校长弗罗拉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和’的观念为主,在这个准则影响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内珍视家庭团结,对外与友邻和睦相处,这也是中国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核心。”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世界研究学院的帕特拉教授说:“与麦当劳、好莱坞在中国的风靡相比,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他们需要更多了解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东方文明。”
还有更多美国学者指出,在美国主流文化在世界上无孔不入的今天,把美国刚刚出现的汉语热和中国在国际上建孔子学院当成中国实行文化入侵的证据,这种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见识不足。
“中国威胁论”影响将越来越小
实际上,“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排华浪潮”。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曾炒作过一阵“中国威胁论”,不过这一时期的“中国威胁论”出现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今天的“中国威胁论”主要起自冷战结束后。大的背景就是苏联威胁消失了,而中国正逐步走向富强。
迄今为止,“中国威胁论”已经经历了好几波。眼下最新的一波最具有实质性,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干扰最大,这是因为“中国威胁论”已经全面开花,波及到美中两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中国威胁论”虽然经不起推敲,但也是应者云集,鼓噪者和炒作者基本来自美国国防部、国会,还有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美国新世纪”计划等右翼思想库,《旗帜周刊》、《华盛顿时报》等右翼媒体则在其中扮演煽风点火的角色。来自上述单位的这些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其实很多都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对中国了解有限,但出于自己的反华意识形态立场和某些方面的政治需要,却屡屡发表言论,误导民众。
不过从“中国威胁论”的演变历史看,即无论炒作多么厉害,终究未能撼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是一个舆论多元化的社会,在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团体之外,还有一大批严肃的智库和学者在认真地关注中国的发展,并得出相对公允的结论,他们的观点对右翼保守观点形成了有效的制衡。比如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外交关系委员会等主流智库相比之下就比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美国新世纪”计划等更了解中国国情,因而对中国的看法也更加客观。眼下,随着美国在伊拉克陷入泥滩,随着鹰派势力在布什政府中逐渐削弱,上述主流智库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对布什政府的对华决策影响也将日益显著。记者在美国当常驻记者已经两年多,两年多来的切身体会是,无论是联系采访美国政要,还是联系采访主流专家学者,还是联系采访大学校长和公司总裁等社会主流人群,都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不少采访对象说,我们之所以愿意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就是为了让中国读者看到,在中国威胁论喧嚣的背后,还有另一种对中国的看法。记得前不久在采访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里克·拉森时,拉森笑着告诉记者,“退回到几年前,我们不可能接受你的采访”。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的对华舆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社会各界愿意也希望通过中国媒体让中国读者听到来自美国社会的不同声音。这一切也将使得“中国威胁论”越来越没有市场。
第二,虽然美国政府在对华决策前会听取多方面的声音和意见,但真正到决策阶段时,白宫高层一般还是会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重。右翼保守的“中国威胁论”虽然耸人听闻,很多时候还打着爱国的招牌,但很难上得了决策的台面。(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