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阳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沈阳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尽快解决‘孵化器’功能不完善和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沈阳的“企业孵化器”能否进化为“创业孵化集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沈阳未来的发展能力。本版照片由图片中心记者王林摄深度备忘
沈阳的“孵化器”企业正在面临挑战。原先那些只提供出租场地及一些“大路货”配套服务的“孵化器”,越来越缺乏竞争力;而国际上融合风险投资、多元化控股和孵化功能的创业孵化集团风华正茂,有人将它称为“企业加速器”。它把企业孵化周期从1至2年缩短到半年甚至3个月。传统“孵化器”着眼于将“鸡蛋”孵成“鸡”,但“加速器”则是让“种子”一下子长成“大树”。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技术到产品的“孵化”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谜。2006年5月26日这一天,英国《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惊人的消息———我们这个世界上,先有了一枚蛋,然后才有了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难题”的终结者,是英国的“三剑客”———一位科学家、一位哲学家加上一位家禽养殖协会主席。
英国诺丁汉大学进化遗传学专家约翰·布鲁克菲尔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攻克这一“难题”。他说:“动物个体在出生之后,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现代生物分子学说认为,是先有蛋中遗传物质的基因突变,才有鸡这个物种出现的可能。第一只鸡先是包含在蛋中的一个胚胎,而那个胚胎的遗传基因与生出来的这只鸡的遗传基因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属于鸡这个物种的第一个成员肯定是一只含有鸡的遗传物质的蛋。”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哲学家大卫·帕皮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是袋鼠生下的蛋孵出的却是鸵鸟,那么这枚蛋一定是鸵鸟产的。同理,第一只鸡不可能从其他种类动物所生的蛋中孵出来。”英国一家禽养殖协会的主席查尔斯·博罗什则说:“第一只鸡蛋的样子可能和现在的蛋不一样。”
我们不妨把“蛋”看成是生产技术,把“鸡”看成是由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像大自然中因为有了含有鸡的胚胎的蛋,而后才能通过孵化出现鸡这一物种一样,经济生产也是先有适用的技术,而后才能有产品。而且,生物进化理论的事实还进一步证明,基因向高级方面突破,生物就会向多样化的方向进化,而产品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产技术越先进,由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在经济这一“生产”过程中,有更多新物种的“胚胎”,即生产技术,才能“孵化”出更多、更能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鸡”,即产品。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答案,不仅回答了人们对鸡的生物起源的疑惑,也为现代人从生物进化角度理解经济生产规律,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视角。
海滩上的窝,还是树上的巢
给技术一张“温暖的床”
央视“动物世界”节目中有组镜头让人不能忘怀:成千上万只海龟游了上万海里的路程,最后爬上海滩,产下它们孕育了很久的蛋,再把它们埋起来,然后恋恋不舍地游回大海。但是,在小海龟们破壳之前,它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是被潮水卷到了海里,就是被天敌吃掉了。最后能成功存活的小海龟还不到蛋的十分之一。扼腕之余,这让人想到了经济术语中“劳动密集型”和“粗放经营”这两个词。
相反,很多飞禽的生育却是“集约型”和“精耕细作”。他们把巢建在悬崖之巅或者是大树最上面的枝杈上。如果不出现少见的狂风暴雨把巢掀掉,那么,他们的后代几乎都能通过他们口对口的哺育,长出翅膀,实现飞翔。
谈到“企业孵化器”与城市经济的关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林强博士说:“‘企业孵化器’是城市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重要基地。它所孵化的企业应该是市场利益驱动的生成物。因此,它研制和开发的项目一定是面向市场,并很快就能取得回报的。”
林强认为,“孵化器”为所孵化的企业配置资源、提供咨询和综合协调服务,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孵化器”还是城市新兴产业的重要生长点。由于孵化企业转化的是城市内最新科研成果,因此,孵化项目所形成的产业一定是新兴产业。再者,“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促进了孵化企业的发展,结果中小企业的成长就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以鸡孵蛋,要每天定时翻蛋,一周以后每天凉蛋,还要定期检蛋,挑出无精蛋和死胚蛋等繁杂的工作。孵化企业也一样要付出心血。
2006年5月29日,沈阳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把沈阳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把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由过去的调整结构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两大战略方针。此次会议把“企业孵化器”摆在了“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载体”的重要地位,这为社会如何构建和对待“企业孵化器”,奠定了大环境基调。
目前,沈阳市“企业孵化器”的面积有35万平方米。到2010年,这一面积要增加近10倍,达到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要达到5000家以上。
政策养人,还是激励人从政府“福利”到“社会大学”
在沈阳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尽快解决‘孵化器’功能不完善和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沈阳市找出的在构建“企业孵化器”上的不足之处,从体制和效率层面提出了“孵化器”发展到今天,应该是政府的还是社会的这一关键性问题。
沈阳的“企业孵化器”建设起步较早。1998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沈阳市被列为“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沈阳市又被科技部正式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2006年5月30日,包括“沈阳IC装备专业孵化器”在内的沈阳浑南新区5个创新、创业平台,一同举行揭牌仪式。
在沈阳的“孵化器”中,破壳而出并迅速成长的企业,莫过于东软集团。沈阳科技局局长宋铁瑜说,“企业孵化器”为沈阳创造了多样的巨大价值。比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政府税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推进风险投资进入沈阳;引导民间资本从传统领域流向现代产业领域;激发中国民间资本市场的活力等等。此外,沈阳的“孵化器”在社会范围内弘扬了全新的创业文化,在科技领域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并且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特别是留学人员回沈创业,培养出了大批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推进了沈阳与国际间的合作。
不过,一种倾向也应该引起沈阳的警觉。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把“企业孵化器”看成是政府办的、为创业者提供“福利”的特殊部门,而有些城市的政府部门也是这样提供“优惠”条件的。社会也多关注“孵化器”如何为“入孵企业”提供项目的申请、咨询服务;如何帮助“入孵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诸如融资难等问题;如何帮助提高企业家素质等。
正是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强力主导和政策、法律尤其是财政的支持,才使“孵化器”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公益性孵化器”依然保持主流地位,“孵化器”的市场化及商业化运作不够的现实,却也在相反的方面拉扯“孵化器”向现代化的迈进,并极大地降低着“孵化器”的效率。
“孵化器”,还是“加速器”
“七宗原则”助推创业火箭
据有关方面透露,不久前,沈阳有关部门曾派出调研组,到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调研和学习当地“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情况。就像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最需要的是创新一样,沈阳学习外地“孵化器”构建和运营的经验,目的也不是仿造,而是创新。
世界上第一家“孵化器”———美国“贝特维亚工业中心”的典型特征,是一座低房租的大楼。至今也还有很多人认为,“企业孵化器”就是廉租档和多种“免费”服务。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博士林强说,对于“孵化”不应从形式上来理解,而应从本质上来理解。“孵化”在本质上不是一座大楼,而是一种管理和投入等综合机制。因此,没有创业机制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就没有生长的土地。
在分析深圳“企业孵化器”成功经验时,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深圳清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冠平说:“对于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家来说,深圳的天空真的能够掉下‘馅饼’来。”深圳清华研究院在短短的数年里,平均每年有15个项目实现产业化,技术价值超过10亿元,“孵化”企业数量300多家,总产值超过百亿元。
一个科技资源存量极小的城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产业经济爆发能力?《中国青年报》记者撰文指出:体制障碍少或无,促创新企业成群;政府经得起诱惑,只做场地维护者;移民文化有朝气,崇尚创业和创新。
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孙大海教授,在考查了大量的“企业孵化器”后,总结出“企业孵化器”成功的七条基本原则:第一,新创科技企业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孵化的主要对象;第二,政府倡导与支持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前提;第三,企业化运作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关键;第四,创业孵化与风险投资的结合,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灵魂;第五,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要素;第六,资源网络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手段;第七,培育企业家应该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核心。
这七条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能引爆“企业孵化器”建设创新思维的七根“导火索”。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景俊海的话说,就是“在新经济下,我们要推动‘企业孵化器’实现‘七化’转变:选择企业市场化;经营运作企业化;孵化社团网络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网络化;孵化系统虚拟化;孵化技术资本化。”
沈阳的“企业孵化器”正面临着挑战。原先那些只提供出租场地及一些大路货配套服务的“孵化器”越来越缺乏竞争力,现在,国际上融合风险投资、多元化控股和“孵化”功能的创业孵化集团风华正茂。有人将它称为“企业加速器”。
当前,沈阳市科技局的一份材料说,在风电机组上,美国的都是1.5到2兆瓦的,丹麦最大的是3兆瓦。目前,中国风力发电能够批量生产的是0.75兆瓦的发电机组。但沈阳工业大学姚兴佳老师带领的国家“863”风电机课题组,掌握了1.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现在,还没有企业下决心投入巨资生产。
也许,对沈阳“企业孵化器”来说,这是万千机会和万千考验中,很有分量的一个。
企业孵化器
现存问题单
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教授孙大海认为——
“孵化器”自身问题
政企不分,管理方式传统,缺乏直接创造价值的紧迫感和相应的能力;
只注重硬件条件,许多“孵化器”主要精力放在房产出租经营上;
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
负责人更换频繁;
缺乏激励机制,难以吸引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管理人员一般是很少或没有创业经验的人员;
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缺乏成本观念,内部服务很少按成本回收原则收费;
恶性竞争,承诺无限,难以兑现;
“孵化器”自己干企业,对其他创业人员和“在孵企业”的服务收取折扣;
片面追求“在孵企业”的数量,“孵化器”成为企业收容站;
企业“毕业”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以“毕业”的原因离开“孵化器”的企业不多;
对“在孵企业”在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培训及服务开展得不理想;
在诚信经营、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对“在孵企业”缺乏起码和必要的引导。
“在孵企业”问题
片面并过分地依赖政府优惠政策;
一些“在孵企业”对于“孵化器”为其所做的争取政府资金扶持等大量服务工作,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
对“孵化器”提出不切实际的过多要求,只知索取,没有感激之情,更没有回报之心;
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少数企业反经济信用行为严重,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一些企业在不同“孵化器”之间游走,试图以无成本或极低成本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
创业者管理水平较低,不懂得或不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缺乏经受市场打击的能力,残留传统的手工业者意识,经营观念保守,搞家族式经营,不愿出让股份或不愿意让股东分享利益,尤其不肯失去控股权。
名词解释
“企业孵化器”
1959年,美国人乔·曼库索首次提出“企业孵化器”的概念。作为产业经济学的新名词,“孵化”概念早已被广泛地应用,而“企业孵化器”也成为一种特殊产业在全球兴起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孵化器”(或称“创业中心”)(Business lncubator或 InnovationCente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一个成功的“孵化器”离不开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兴的小企业迅速长大形成规模,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自从1963年美、英出现“企业孵化器”之后,至今全世界已有4000多家“企业孵化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