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有当事学生已提出申诉
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上的规定:“学生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
据大学生小小说:“5月30日,学校开会作出处理意见。5月31日,我们从老师那里知道(这个处理结果)。”19名受到处分的同学全部都有申诉的想法。“这两天,有些同学的家长已经来到学校了,正与学校协商。”小小还透露,有同学已准备了申诉材料,并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
就小小的这一说法,学校宣传部卫部长证实说:“学校已经接受了一些同学的申诉请求,目前,正按相关程序认真处理。”但具体的申诉人数,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那么,学校会怎样受理处分同学的申诉呢?《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规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校长工作会议重新研究决定。”“学生如对学校的复查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申诉。”
专家观点 别再被作弊的石头绊倒
省文联作家梁宝仓认为,近年来,因考试中找人替考而败露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将替考者称为“枪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枪手”替考前都存在强烈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这么倒霉、不会被抓,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再加上丰厚的金钱诱惑,致使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将纯洁的考试风气弄乱。
梁宝仓说,这一现象至少暴露出个别求学人员做人的不诚信,暴露出他们对知识、对科学弄虚作假的态度。为捍卫科学严肃性,西安科技大学对19名作弊者痛下硬手,严惩歪风的做法值得钦佩。相信孩子们能虚心接受教训,经过这一挫折后,会更加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在一年一度高考来临时,很有必要提醒一声,千万不要再有人被作弊的石头绊倒。因为,代价真的太大。本报记者 章学锋/文 宁峰/图
相关链接
重庆科技学院一次开除23名作弊学生
■为严肃考纪,重庆科技学院近日同时开除23名在今年2月新学期补考中作弊的学生。据该学院宣传部介绍,被开除的23名学生中涉及该校7个院系,一个班最多有6名学生同时作弊。学生中有一名已因作弊“背上”留校察看处分,在本学期补考中仍使用“夹带”作弊,属于“屡教不改”者。其他22名学生均因替考、请同学替考的作弊行为被开除。
■2005年7月25日、26日,西华大学2004级学生在参加《高等数学》和《经济数学》补考中出现代考现象,学校教师在评卷时发现这起舞弊事件。
2005年9月19日,24对考试作弊“搭档”被学校认定为作弊,学校作出初步处理意见,勒令48名学生退学。
■刘某是北京某大学2001级本科学生,在读书期间曾因考试作弊被学校记过处分,取消学位。2004年6月30日下午,刘某在期终考试中利用手机第二次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学校作出勒令刘某退学的决定。
2004年12月,刘某向市教委提出申诉。市教委维持了学校的处分决定;刘某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维持了市教委的申诉处理决定;刘某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2005年7月,一中院经审理认为,市教委在查明事实后,作出学生申诉处理决定的主要证据充分,应当予以维持。据《竞报》、新华社等
大学生作弊的几种心理
■功利心理有的学生把帮助别人考试作弊当成社会交换的筹码,通过帮助别人作弊、充当代考的“枪手”等,达到获得别人尊重、情感、某些承诺甚至获得物质利益的一种方式,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心理作用的表现。
■投机心理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作弊,想用投机取巧来坐享其成。
■讲义气心理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性格里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
■冒险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不佳、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会自动产生作弊的冒险心理。
■不平衡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作弊。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相关规定
●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行为为考试作弊。作弊者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