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湿地是三江平原保留最为完整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周边稻田大面积的开垦,用水量激增,农田截走了湿地大量的补充水源;同时,附近电厂大量打深井,抽取地下水,与湿地争夺水源,使湿地中积存的水出现下渗现象———
“今年的水面,又比去年下降了一尺多,照这速度下去,用不了几年,七星河湿地就会面目全非!”在去往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路上,宝清县湿地局副局长宋玉波叹息道。 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由于芦苇长势不好,看起来一片绿、一片黄的,其间隐现着一处处泡子。
水田与湿地抢水
七星河湿地位于宝清县北40公里七星河中下游,总面积2万公顷。区内以芦苇沼泽为主,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珍稀、濒危迁徙鸟类的栖息繁殖地和中途停留地,是三江平原保留最为完整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
相比于省内其他地区,今年这一带的旱情并不十分严重,但保护区水位下降的幅度却大大超过了往年。原因之一,就是周边稻田大面积的开垦,导致用水量激增,在半路上截走了湿地大量的补充水源。
七星河湿地与富锦市、友谊农场、五九七农场毗邻,近年来,由于水稻价格上涨,农户们将大片的旱田改为水田,水田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湿地的面积。稻农为了获取水源,修筑了一些强排渠,新打了数百口机井,直接从湿地水源引水或抽取地下水,造成了湿地水位的急速下降。
七星河和金沙河是七星河湿地的两条主要水源,然而当河水流经星罗棋布的稻田时,被大量截流,等流到湿地时,水量已所剩无几。
6月3日,记者在友谊农场八分场附近看到,七星河被一条简易堤坝拦腰截断,引向一个有水闸的灌渠。河边还有许多稻农,用抽水机不间断地抽水灌溉水田。
发电厂让湿地“很受伤”
除了逐年增多的水田,更让保护区管理者头疼的是20公里之外那家日夜轰鸣、蒸汽缭绕的企业———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
这家电厂冷却塔运行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地表的水不够用,就大量打深井,铺设管道引水。随着电厂三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泵站不断向远处拓展,有的已经抽到了湿地保护区附近。在七星河畔,记者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泵站,一直延伸到了远方。
保护区一位工作人员说,电厂无限制抽取地下水,不但减少了湿地的补充水源,还使湿地中积存的水出现下渗现象,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保护区管理者也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一情况,甚至在去年电厂三期工程开工前准备给双鸭山市政府打一个《关于协调双鸭山电厂对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补水机制的请示》报告,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报上去。记者侧面了解到,所谓的“原因“,主要是指该企业是市里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每年可以给当地带来大量的税收。
保护区管理者力不从心
七星河湿地保存相对完整,物种呈多样化,许多到过这里的专家学者都赞不绝口,国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还与保护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一位正在这里从事湿地缺水问题研究的环保专家说,湿地是经过了长期渐进的演变形成的,对整个生态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如果人们对这笔宝贵的自然遗产不珍惜,或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随意破坏,那么千百万年的积淀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从而留下一个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然而,面对眼前的困境,保护区的管理者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七星河湿地于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湿地管理局。但目前管理局60多名工作人员中,仅有9人是从宝清县财政开支,其他人的经费主要是借款和在保护区内耕种解决。保护区交通工具只有一台轿车,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也使湿地生态状况日趋恶化。《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排放湿地水资源”,并规定“排放湿地水资源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湿地水资源,并处以每立方米水三元至五元的罚款”,但是由于湿地周边及七星河中上游流域不在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内,湿地管理局无权干涉农民引水种植水稻,所以明知水位下降的原因却无计可施。
保护区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农民要增收,湿地要保护,平衡好这二者的关系,不是管理局一家单位力所能及的;我们曾有过许多设想,但又怕同周边单位的关系弄僵了,保护区将更难生存。
据了解,今年国家对七星河湿地保护的第一笔专项资金将到位,保护区的一期工程也随之启动,如购买科研设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湿地缺水问题,这些工作对一片正走向干涸的土地来说,又有多大作用呢?(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