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球票黄牛!”
天上掉下了球票,却未必幸福;没有球票,也能去德国看球。
撰稿/王 倩(记者)
老王的故事
老王最近很幸福,也很烦恼——因为他手上的那张世界杯球票。
他曾经是个球迷。为了等着看场电视转播,他会和同伴打上半宿的扑克,加班赶工,半夜起床,和老婆干仗……
后来他渐渐远离了足球,因为那是别人的热闹,遥远的世界杯上竟然看不到中国人在奔跑。2002年世界杯的那抹中国红似乎只是一个错觉。
恰恰就在此时,运气从天而降——他得了大奖,奖品是一张德国世界杯球票。“如果还是当年,那该多好!我会像只兔子一样跑到最高的地方,让所有的人羡慕惊讶,因为我有张世界杯的球票!”
他手上的这张球票是6月14日沙特对突尼斯的那场比赛——在他的周围,大概找不出几个人愿意花钱看这场比赛。
老王的这张球票充满戏剧性。1年多前,河北人老王在老家申请了一张国内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今年4月老王到北京工作,于是取消了这张信用卡。但是5月9日,他竟然在银行举行的世界杯门票抽奖中被选中,成为44位幸运者之一。
“要到德国看球,我一没有经济实力,二没有时间,还有签证、机票、住宿一大堆问题呢。周围的人也没有这个热情。还有了,谁会去看这场比赛呀!如果是中国队的比赛,我借债也要去看的。”
老王决定出售这张票。他在国内几个热门球迷论坛和德国华人社区论坛发了出售球票的帖子,“我不想卖给外国人。中国人得到的球票应该转让给中国人,我们看球的机会太少了。”
咨询者的确不少,甚至有已在德国的中国人也来打听。更多的网友质疑球票的真假,关心转让的合法性。老王说:“我可不是球票黄牛!”他特地向银行咨询,对方答复:转让是可以的,但必须在6月6日前将出国看球者的名字告知银行。
虽然本届世界杯球票实行“实名制”,组委会也一度坚持球票不能转让,但目前组委会已经发表声明,允许球迷在3月27日后交纳相当于票价15%的费用后转让球票。而记者了解到,大部分赞助商得到的球票都是空白的“无名票”。
不少人询价后就悄无声息了。德国留学生“蜡笔小新”就是其中之一,周刊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甚至已经记不清当初老王给他的报价,只是觉得贵。“官方票价最低的才35欧元。更何况是那么两支球队,人家意大利与捷克的比赛也就100欧元啊。”“蜡笔小新”已经做好了去酒吧看球的准备。
老王为了报价也煞费苦心:“银行告诉我票面是120欧元(记者注:小组赛最高票价应为100欧元),我也不知道要卖多少钱,我老婆的心理预期是2000元,我觉得1200元就能卖了。”老王还去Ebay上查过,中流比赛的球票价格已经卖到了350欧元!
一个月来老王始终在寻找买家,每天在发贴的论坛上猫着,甚至和论坛的斑竹们交上了朋友,相互交流国内世界杯球票的小道消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会将球票寄回他的河北老家,他又找了当地的两个朋友每天两次帮忙看信箱,“其实即使卖掉球票,赚的钱可能刚够请这些朋友吃顿饭。”
一次老王在QQ上遇到一个买主。对方自称是帮朋友买票,他们组织了一个欧亚自驾车活动,去德国参观三大汽车厂,顺便想去看看球,还缺少8张票,双方谈妥了2000元的价格,对方还提出要老王帮忙在中奖人里再找几张票。眼看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没想到两天后对方打来电话,他们已经找到票了。老王叹了口气,开始重新寻找买主。
商家们的游戏
最近,国内与足球相关的论坛上都能看到出售世界杯球票的信息。而此类信息最集中的,是易趣网和淘宝网。这些球票基本有两大来源——举办抽奖活动的那家银行和世界杯官方网站承办者雅虎。另外少数散票据说是来自一些借世界杯进行促销的商家。
“我们从‘雅虎全球’拿到了不到50张的世界杯球票,从1/8决赛到半决赛都有,回馈给我们的忠实用户。”雅虎中国个人软件事业部总监诸松涛告诉《新民周刊》。这批票来自于赞助商,不实行“实名制”,转让比较方便。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李扬峰就是从雅虎获得球票的幸运儿之一。他只是在雅虎提供的抽奖活动中填了一张表格,就被通知获得了一张1/4决赛的球票。“可我没有足够的钱去德国,所以忍痛转让球票。虽然不是球迷,但对错过比赛也感到挺遗憾。”
李扬峰比老王幸运,他的球票已顺利转让,最初他在论坛上的报价是8000元人民币。前来咨询的十几人中,大部分都是身在德国的华人,他们没有签证和机票的麻烦。
不仅是官方赞助者,一些与世界杯稍有联系的商家也在借世界杯扬名,同时让自己的客户和消费者得利。
比如门户网站搜狐。在此次对世界杯的报道大战中,以体育新闻起家的新浪与搜狐激烈拼杀。新浪获得了国际五大通讯社的独家合作权,又从CCTV获得了所有场外、训练、教练和运动员的采访视频权,同时还推出了世界杯电子杂志、世界杯游戏等视频内容。搜狐通过“新传”获得了每场比赛4分钟的场内视频权,此外还携手Sony BMG,获得了世界杯歌曲的数字首发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搜狐推出的“博客军团直击世界杯”活动,从二三十万参与答题海选的搜狐博客中选出了10个博客,免费前往德国看世界杯。
王都就是其中之一。接受《新民周刊》采访的前一天,这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四女生刚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答辩。学德语的王都在2005年曾被学校派往德国学习10个月,这段异国经历帮助她从最初的海选到最后的面试中层层胜出,以至于最后她自称“博导”——博客向导。
而出版人“老六”算是这10名博客中的名人了。他在博客“见招拆招”上自述,“我能参加世界杯博客军团,就像李安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提名一样古怪”。的确,他学新闻出身,混迹于报社、杂志和出版社。法国世界杯时编过《世界杯快报》,还编过一段时间的《足球之夜》杂志,“没关系,给杂志写稿的人懂球就可以了,编稿的人不懂球最好”。如果再要找出跟足球有什么关系的话,就是写过《球客列传》系列,说说那些报道足球的朋友们的嘴脸。曾经红极一时的“铿锵玫瑰”(形容中国女足),据说是他的首创。
“我是被朋友拉进去的。我不懂球,也不看球。其实到德国后,不让我看球也成……”“老六”和王都们将在6月17日启程,为期一周。而他们在博客上对世界杯的记载,将可能共同成就一个纪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博客参与的世界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