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丧失传统优势 烟台大樱桃将何去何从周边每年上万公斤的销售增幅烟台大樱桃紧急突围 水母网6月8日讯在销售环节,国内市场频频受到周边新兴产地的围困;生产环节又遭遇产出效率不高、基地优势不突出等主观因素困扰。 传统优势逐渐减弱,今天,烟台大樱桃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出口!这确实是一条出路。但现实却不容乐观。
在烟台大樱桃的诞生地芝罘区,从2000年开始,农业部门就牵头组织格润新农业、大辰食品两家大樱桃基地化生产企业,在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开展了大樱桃向日本出口的工作。
虽然日本是水果生产大国,但每年的大樱桃进口量高达近2万吨,是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樱桃进口国。其大樱桃销售价格高达每公斤300-800元,是烟台大樱桃产地价格的10倍左右。近1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果商来我市考察,迫切希望能从烟台进口物美价廉的大樱桃鲜果,均以失败告终。
芝罘区农业局副局长王国胜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在一些专家的论述中,误把“梨小食心虫”和“苹小食心虫”记为“苹果蠹蛾”,据此,日本政府从上世纪40年代制定《植物防疫法施行规则》开始设置技术壁垒,禁止从中国进口鲜食樱桃等各种水果。为了澄清事实,国家农业部1991年专门成立了国家苹果蠹蛾研究协作组,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原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农业部植物检疫所等单位的专家,历时3年,在全国77个县(市)、177个监测点、面积达5000多公顷的果园进行苹果蠹蛾监测。调查结果是,除新疆、甘肃西部外,山东省及全国其它省市均未发现苹果蠹蛾,为非疫区。1995年,国际权威组织———英联邦农业局(CAB)向全世界确认了苹果蠹蛾在中国的发生分布区域,根据公平贸易和SPS非疫区概念,日本应放开对来自我市的大樱桃进口限制。但是,形势一直没有明显好转。
为了推动烟台大樱桃出口,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每年都远赴烟台大樱桃传统出口市场,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开展促销活动,但是出口形势一直不容乐观。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透露,农产品出口必须进行产地检验,而近几年来该局却没有受理过一起大樱桃出口报检业务。
坚冰尤在,化冰有时。在大樱桃对日出口步履艰难的时刻,对韩国出口却柳暗花明。6月2日,本报《烟台大樱桃紧急“突围”》发表当天,一直没有放开对中国大樱桃进口限制的韩国农业部检疫官员和专家,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陪同下,专程来我市察看在检验检疫部门备案的烟台格润、龙口复发中记两家大樱桃基地化生产企业,对烟台大樱桃的栽培条件、病虫害控制、技术管理表示满意。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处处长王寿民说:“经过进一步谈判,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相关协议,烟台大樱桃出口韩国指日可待。”本报记者权立通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