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全晓书)中国将于未来5年在100个城市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并采用盲文、手语、字幕、特殊通讯设备等辅助技术或替代技术进一步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
8日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无障碍建设”列入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任务。
正在此间出席第三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的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说,过去5年,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建设在中国得到全面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自2002年起,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秦皇岛等12个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截至2004年底,12个城市在主干道、商业街等人行道、公园、广场、商业区、重点公共建筑的人行道口、公交车站的等候区设置的盲道占道路总长度的24%;在路口、出入口和人行道设置缘石坡道和进行坡化改造56420处,改造率达67%;在1160处主要路口设置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
12个城市自2002年起新建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学校与园林建筑、公共厕所等各类公共建筑全部按要求建设了无障碍设施。
《公报》显示,中国的民航机场已全部按无障碍要求进行了改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轻轨主要车站设置了垂直电梯、无障碍入口等无障碍设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部分公交线投入使用了无障碍低底盘公交车辆,方便残疾人、儿童和老年人乘坐。
《公报》称,部分城市的银行、邮局等行业已推出了手语服务;图书馆为盲人读者配备了有声读物;一些企业开发了盲人上网软件和聋人专用通讯设备等。
不过,《公报》同时指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社会无障碍意识还比较薄弱,中国600多个城市中只有少数城市相对系统地开展了无障碍建设,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公共设施、居住小区、公共交通未进行无障碍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