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铜须事件”引发海内外媒体的严重关切,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认为这场虚拟事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不和谐音。
央视对“铜须事件”作出反应,批评网民行为是“网络暴力”,但回避就第三者事件本身做出道德评价。 而网民则在“天涯”组织起了新一轮的反击运动批评央视。
中国拥有悠久的道德传统。20世纪80年代,经历磨难的知识分子,在人道主义思潮和“新启蒙运动”的推动下,向民众提供了大量反思“封建伦理”的文艺作品。王安忆小说《荒山之恋》,电影《湘女潇潇》《井》《菊豆》等,都试图对此现象中所蕴含的微妙人性,予以有力辩解。这些作品都试图告诫国人,“第三者现象”不是简单的道德沦丧,不能以宗教裁判所的方式加以严惩,而应根据具体情形仔细辨析。但这种“反封建”的文化启蒙,无力改变一种固有的传统模式。究其原因,是由于它所发动的“封建道德”批判,仅限于对人性的美学讴歌,却没有完成现代伦理学(情感主体的自由选择权力及其限度)的法理建构。
本次“铜须事件”的主角是一批受过现代化教育的城市哄客,他们以“无名氏”的方式,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耐人寻味的是,事件参与者大多是某个游戏联盟的成员,这意味着猎杀不仅出于某种道德渴望,而且也是集体娱乐的需要。
互联网的“善恶双重品格”,是这项数码技术带给我们的最大困惑。在2001至2004年间,“互联网之善”一度表现出某种令人激动的特性。面对孙志刚案及其一系列侵犯百姓权益的案件,正是互联网民意促成“暂住证”的取消,改善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显示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但此后“互联网之恶”却逐步上升为主导因素。哄客社会没有发育出健康的公民团体,为捍卫民权和推进宪政提供理性支持,反而滋养了蒙面的网络围猎者,不倦地探求道德和游戏的双重狂欢。这是互联网民主的歧路,也是中国哄客自我反省的沉重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