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敏华实习生顾卓敏)最近,据AC尼尔森和尼尔森NRG联合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大约每6个或7个星期会去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平均每年为7.5次),略高于美国电影观众平均每年6次的频率。 AC尼尔森中国区董事长高恩表示,“相对于成熟的美国电影市场来说,中国电影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与美国相似,甚至更高”。
AC尼尔森的调查发现,几乎50%的电影观众表明他们去电影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看一部特定的电影。其次21%的观众是为了感受电影院大屏幕的感觉,20%的观众是为了约会或社会交际。42%的受访观众表示对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没有特别的偏好。尼尔森NRG国际董事长恩瑞评论说,在去电影院之前,40%的中国电影观众会提前一个星期做出决定。然而,我们最近的调查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欧洲电影观众提前如此长的时间做决定,大多数观众只会提前一天,甚至是在当天决定会去电影院看电影。
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中国和西方电影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别。其中,25岁以下年龄段的观众中有四分之一表示偏好中国电影,然而,在25岁以上的观众中,只有14%更倾向于中国电影。对25岁以下的观众而言,48%认为中国电影更有趣,36%认为虽然西方电影生产制作投入大,但他们并不关注这一点,31%认为西方电影很难和自己建立关联。有大约三分之二(61%)的25岁以下的观众尤其喜欢中国电影的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