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8日宣布,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领导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身亡。驻伊联军最高指挥官乔治·凯西说:联军通过指纹、面部特征和身体上的疤痕认定死者就是扎卡维。
美国悬赏2500万美元缉拿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身亡的消息震动国际社会,国际原油价格随即跌破70美元。但美驻伊大使哈利勒扎德表示,打死扎卡维是美军行动的一次重大胜利,但这并不能中止伊国内的冲突局面。
遇袭时正在安全屋开会
扎卡维已经被消灭了,马利基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话音刚落,台下掌声四起。
马利基说,扎卡维7日晚在迪亚拉省首府巴古拜以北约8公里处遭遇美军空袭身亡,空袭发生地在巴格达以北60公里左右,与扎卡维一同被炸死的还有他的7名高级助手。
与马利基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扎勒迈·哈利勒扎德及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乔治·凯西。
凯西说,美军在当地时间7日18时15分(北京时间7日22时15分)左右空袭了巴古拜城外一所孤零零的安全屋,当时扎卡维正同高级助手们开会。空袭后,美军通过指纹、面部特征及伤疤特征确认了扎卡维身份。目前已经确认身份的死者还包括扎卡维最重要的副手之一,他的宗教顾问谢赫·阿卜杜勒-拉赫曼。
空袭之后伊拉克警察部队第一个赶到现场,随后多国部队也赶到现场。盟军利用指纹鉴别、面部指认和已知的伤痕确认了扎卡维的身份,凯西说。
两枚重磅炸弹夷平房屋
美军在8日晚些时候的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空中打击的录像。美军发言人威廉·考德威尔讲解说,美军F-16型战斗机扔下了两枚500磅重(227千克)的炸弹。从空袭现场画面来看,一所占地不小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汽车、电脑显示器的残骸、彩色床单和衣物四散在被炸碎的水泥块和扭曲的钢筋之中,现场并无大火烧灼痕迹。房屋四周有不少棕榈树。
美军还公布了扎卡维尸体的面部照片,照片中扎卡维双眼紧闭,脑后地面有血迹。考德威尔说,美军知道扎卡维就在遭到轰炸的房屋之中,轰炸后,美军把尸体运到一个安全地点,在8日早晨3时30分左右确认扎卡维的身份,目前正在检验尸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样本,希望在48小时内获得结果。
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分支8日也在网站上张贴声明,确认了扎卡维身亡消息。一份由扎卡维副手伊拉基签署的声明说:我们宣布战士谢赫·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伊拉克成为烈士。他们宣称将继续圣战。
扎卡维干将提供线报?
作为身负2500万美元悬赏的伊拉克头号恐怖分子,扎卡维数次同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还有在伊拉克被抓后获释的神奇经历,这都与他行事谨慎、低调有直接联系,但这一次美军能精确打击,以类似于以色列定点清除的手段对付扎卡维,必然有足够准确的情报。
美军指挥官凯西说:来自他(扎卡维)组织内部的高级伊拉克指挥官提供了线报,让(美军)部队找到了扎卡维和他的副手们。
一举拔除伊拉克行踪最为诡异的恐怖分子,美军还得到了约旦的帮助。一名约旦高级官员在首都安曼说:参与行动的有约旦的情报机构、美国的情报机构和美军的特种部队。他说约旦上月抓获了一名同扎卡维关系密切的基地组织成员,从他身上获得了重要信息。他还说扎卡维在遇袭后约10分钟死亡,特工们在比较了尸体与扎卡维最近的照片后确认了他的身份。
凯西说,美军在巴古拜附近搜索扎卡维已有两个星期。而就在约两周前的5月22日,约旦电视台说一名身份不明的伊拉克基地组织高级指挥官在约旦被捕。约旦官员说情报部门和军方将这名高级指挥官诱出伊拉克后逮捕。很有可能此人提供了关于扎卡维的关键情报。
尽管约旦电视台的报道与凯西和约旦官员三方的说法在时间上颇有相互印证之处,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却否认约旦参与了行动。
这一切……是(伊拉克)人民同伊拉克警察和多国部队的合作的结果,马利基说。他说当地居民向伊拉克安全部队提供了线报,美军根据线报发动了袭击。扎卡维的资料照片。
扎卡维尸体照片。
一些年轻人站在被美军摧毁的房屋瓦砾上。这里就是扎卡维被炸死的地点。 新华社/路透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右一)与美驻伊大使哈利勒扎德(左二)和驻伊联军最高指挥官凯西(左一)宣布扎卡维死讯。
新华社/路透
影响
世界油价应声下跌
扎卡维身亡的消息为美国和伊拉克政府带来一片“利好”。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宣布扎卡维身亡的消息之后立刻向议会提交了久拖不决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提名。这两个将对伊军队接管国家安全事务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职位提名在伊拉克议会没有受到任何阻挠,立刻获得通过。
而在此之后,世界油价应声下跌约1.7%,纽约、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在两星期之内首次跌进70美元,美元也随即升值。
不过专家们对扎卡维身亡能否为伊拉克石油生产带来重大改观并不乐观,伊拉克动荡的安全局势让其石油生产一直徘徊在每天200万桶左右,其北部石油设施频繁遭到破坏,动荡的安全局势又让石油公司不愿立刻投资其南部的油田。伊拉克石油生产一直难以恢复到伊拉克战争之前的250万桶左右。
解析
乱局会不会“因扎而止”?
扎卡维身亡究竟能为伊拉克安全局势带来什么影响,目前众说纷纭。
新加坡国防与战略研究院的罗汉·古纳拉特纳说:“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反恐斗争中最重要的胜利。”他说扎卡维没有二号人物,而他也不认为伊拉克有人可以接替扎卡维,“从有效性上看,伊拉克没有一个(恐怖组织)领袖可以在无情与专注程度上同他相比,要找到能接替扎卡维的人十分困难”。
不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海湾研究中心的穆斯塔法·阿拉尼认为,尽管扎卡维是中心人物,他死后他的组织仍将继续存在,在伊拉克境内的武装分子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可能被杀或者被抓,扎卡维会有继任者。
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的迪亚阿·拉什万也说,美国人夸大了扎卡维的作用,他身亡的影响力肯定也会被夸大,“就像萨达姆被捕(对安全局势影响)的夸张一样”。欧美领导人显然对扎卡维身亡喜出望外。美国总统布什8日在白宫说,扎卡维身亡是“对‘基地’组织的沉重打击和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不过他说未来在伊拉克仍会有“艰难的时刻”,需要美国人民的耐心。
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警告说,他估计武装分子将为扎卡维复仇,伊拉克的杀戮并不会停止。
不过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似乎对此有充分的准备,他说:“扎卡维出现一个,我们就杀一个。”
人物
扎卡维:比拉登更疯狂
2004年宣布效忠“基地”组织后,“扎卡维”这个名字意味着“比本·拉登更疯狂”。
出身贫困
依恋母亲
扎卡维1966年10月出生在安曼北部贫穷落后的扎尔卡城,那里,巴勒斯坦难民和贝都因部落相互混杂。
扎卡维不喜欢学习,高中都没毕业。其父死于1994年,其母也于2002年2月过世。母亲生前接受采访时说,扎卡维是一个“孝子”,但脾气不好,容易大发雷霆。
曾经与扎卡维一起在约旦蹲监狱的“难友”回忆,扎卡维敬爱母亲。在监狱中,他一封接一封给母亲写信。据说,2001年底扎卡维曾秘密返回约旦,探望病中的母亲,而当时约旦政府正通缉他。
一名狱友说,“他(扎卡维)母亲死后,生活对于扎卡维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法新社记者曾经走访位于约旦的扎卡维旧居,那是水泥结构的普通住宅,十分简朴。扎卡维有两个妻子、4个孩子、3个兄弟和7个姐妹。
个性出众
善当领袖
受约旦部分激进宗教人士影响,1989年初,扎卡维背井离乡,前往阿富汗,参加当地人对原苏联的“圣战”。
扎卡维是最后一批前往阿富汗参战的阿拉伯志愿者。这些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本·拉登。
1992年,扎卡维返回约旦。但他对约旦的现状十分不满,3年后因私藏炸药阴谋制造动乱被捕入狱。
狱友们记得,扎卡维温和自律,甚至有些“多愁善感”,祷告时都会流泪。他们认为扎卡维善于笼络人心。
扎卡维帮其他狱友洗衣服,清扫厕所,主动干一些其他囚犯不愿干的杂活。他曾为一名双腿截肢的犯人洗澡。
在狱友阿卜杜拉心目中,扎卡维“勇敢而富有领导才智”。扎卡维殴打一名警卫被关禁闭。其他狱友为此绝食抗议,事后,扎卡维“真挚地”感谢狱友们。
手段残忍
恐怖“象征”
4年铁窗生涯进一步拉开扎卡维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距离;4年中,他的意识形态变得更加激进。
2004年10月,本·拉登任命扎卡维为伊拉克分支负责人。扎卡维表示“效忠”,并把自己组织的名字改为“‘基地’伊拉克圣战分支”。其后扎卡维表现出极端残忍的一面。他的组织宣布对伊拉克境内大部分武装袭击、绑架和爆炸事件负责,包括一些最残忍的砍头暴行。“基地”伊拉克分支绑架并杀害了至少10名外国人质,以及其他阿拉伯同胞。美国政府认为,2004年5月11日公布的一份录像资料中,用刀砍下美国人质尼古拉斯·伯格头颅的,就是扎卡维本人。
知情人士透露,扎卡维实战经验丰富,地面战斗力强大。他身边聚集了“圣战者军”、“安萨尔·逊尼军”等五个伊拉克当地武装组织,人手充裕。更有数千名仰慕者,从世界各地源源赶来。自2004年来,他所获得的名头、人员和资金支持以及破坏力似乎已超越本·拉登。
2005年11月扎卡维策划在约旦实施连环爆炸。“基地”组织领导人为此感到不安,命扎卡维不再“扰乱邻国”。
其实,约旦事件正符合扎卡维的战略思想:以伊拉克为主战场,向周边“输出”恐怖,把战火烧到西方世界。
文/周轶君
时评
似曾相识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伊拉克领导人出场,驻伊美国外交官捧场,驻伊美军高官介绍,听众鼓掌……
继而,美国总统布什有话说,英国首相布莱尔有议论……
这一切,发生在8日,宣布确认“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分支机构领导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在前一晚空袭中丧生之时。
这一切,至少这一套路,似曾相识,两年半以前出现过。
那是2003年12月13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家乡提克里特一个地窖中被擒之后。
差异在于,那时鼓掌声更响亮。
差异在于,那时不仅相关国家高官们语调更高,西方国家媒体记者们期待更高,就连一部分伊拉克民众,欢呼声也更高。
时至今日,语调、期待和欢呼,多少带有保留,压低了不少。
扎卡维已去,或许会少一些恐怖袭击,但无人预言伊拉克就此将告别恐怖袭击。
扎卡维已去,“基地”行动能力弱化,但乌萨马·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还在,恐怖意识形态依存,伊拉克社会分化和政治纷争依旧。
扎卡维已去,伊拉克复杂“方程式”中,一个因子减值,更多因子并未触动,某些因子或许还会增值,其结果,当事各方难以掌控,局外所有人无法预料。
萨达姆成囚徒,超然于伊拉克现状,未能促成局势改善,就事论事可算作军事行动胜利。
扎卡维丧性命,超然于伊拉克未来,未必能促成全局转变,现时只能算作军事行动成功。或者,按照一些国家政府判断,算作反恐战争进展。
常识和历史昭示,军事与政治,前者相对更为显见和轰动,后者可能波及更为广大和深远。日后撰写伊拉克政治大事记时,肯定会列出萨达姆就擒一事,未必会有扎卡维丧生一段。
反恐战争大事记中,或许提及扎卡维。
发布扎卡维消息,似曾相识处,也是前景难料时。 (徐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