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发 收藏 n shutwin()closes.Click();return;关闭定义你的浏览字号:#####6-##########7-##### #####8-#####[东方时空]国宝与家书(四)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6年06月09日21:40 来源: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9-#####冯忠莲临摹的《清明上河图》#####10-##### 冯忠莲的大儿子
信:我从五一节到现在每天早晨头晕,有时还头疼,昨天检查身体血压170,高30。
陈:在我的记忆中她没上过医院,在信中才知道高血压,心脏病。我母亲对我的养育重恩终生难忘。金子一样的品质。
时间到了1961年7月1日,建党40周年纪念日,《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品并没有按原计划完成。一年多的时间冯忠莲只完成了一小部分的临摹工作。后来又遇上了文革,《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彻底停止了。冯忠莲和荣宝斋的同事们也下放去了湖北咸宁的干校劳动。
老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的一家企业工作,他的三弟去了贵州,小妹去了宁夏银川读书。只有二弟留在北京,在郊区的一所中学当老师。那时老陈没有想到,一家人再次生活到一起,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2005年在一次只有专家和学者参加的故宫博物院内部展览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展品中居然有两幅完全相同的《清明上河图》。在场的很多人均难辨其真伪。后来故宫的领导告诉大家,两幅画中有一幅出自北宋大画家张择端之手,而另外一幅就是一代临摹大师冯忠莲的临摹品。
原来1972年故宫博物院为了能够完成《清明上河图》的临摹,经有关部门同意,把在湖北咸宁下放的冯忠莲调回了北京,那时冯忠莲成为了故宫的一名正式工作人员,她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临摹《清明上河图》,8年后的1980年冯忠莲终于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工作。从1960她在荣宝斋接受任务时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冯忠莲也成了一位花甲老人,这件作品刚刚问世即被故宫定为一级文物永久收藏。
老陈和他的三个弟弟妹妹后来都陆续返回北京,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母亲靠自己的力量把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有用的人才,老陈和三弟是工程师,二弟和小妹是人民教师。
2006年的一天,已退休的老陈在家上网是看到了一则消息,北京市成立了民间家书拯救委员会,向全社会征集家书。看了这则消息老陈有一种冲动,想把母亲的信捐赠出来,可他又实在有些舍不得,几十年来老陈一直把母亲的家书当作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从这些信中了解母亲冯忠莲那一代人的精神。
陈:我跟他们说他们不信
孩子们的态度最终让老陈下决心把珍藏了46年的母亲的家信捐赠给社会。
陈:我最初,后来
在捐赠家书时,需要对捐赠者的家庭情况做详细的登记,这时老陈才说出了一段他很少对人提及的家事,原来冯忠莲并不是老陈兄妹四人的生身母亲,她含辛茹苦抚养的都是丈夫陈少梅与前妻的亲生子女!
2001年5月一个春雨萧萧的日子里母亲冯忠莲永远的离开了孩子们,享年83岁。 新闻频道 >社会新闻 > 正文
转发 收藏 n shutwin()closes.Click();return;关闭定义你的浏览字号:[东方时空]国宝与家书(四)央视国际 www.cctv.com2006年06月09日21:40来源:进入[东方时空(新版)]>>冯忠莲临摹的《清明上河图》
冯忠莲的大儿子
信:我从五一节到现在每天早晨头晕,有时还头疼,昨天检查身体血压170,高30。
陈:在我的记忆中她没上过医院,在信中才知道高血压,心脏病。我母亲对我的养育重恩终生难忘。金子一样的品质。
时间到了1961年7月1日,建党40周年纪念日,《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品并没有按原计划完成。一年多的时间冯忠莲只完成了一小部分的临摹工作。后来又遇上了文革,《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彻底停止了。冯忠莲和荣宝斋的同事们也下放去了湖北咸宁的干校劳动。
老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的一家企业工作,他的三弟去了贵州,小妹去了宁夏银川读书。只有二弟留在北京,在郊区的一所中学当老师。那时老陈没有想到,一家人再次生活到一起,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2005年在一次只有专家和学者参加的故宫博物院内部展览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展品中居然有两幅完全相同的《清明上河图》。在场的很多人均难辨其真伪。后来故宫的领导告诉大家,两幅画中有一幅出自北宋大画家张择端之手,而另外一幅就是一代临摹大师冯忠莲的临摹品。
原来1972年故宫博物院为了能够完成《清明上河图》的临摹,经有关部门同意,把在湖北咸宁下放的冯忠莲调回了北京,那时冯忠莲成为了故宫的一名正式工作人员,她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临摹《清明上河图》,8年后的1980年冯忠莲终于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工作。从1960她在荣宝斋接受任务时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冯忠莲也成了一位花甲老人,这件作品刚刚问世即被故宫定为一级文物永久收藏。
老陈和他的三个弟弟妹妹后来都陆续返回北京,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母亲靠自己的力量把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有用的人才,老陈和三弟是工程师,二弟和小妹是人民教师。
2006年的一天,已退休的老陈在家上网是看到了一则消息,北京市成立了民间家书拯救委员会,向全社会征集家书。看了这则消息老陈有一种冲动,想把母亲的信捐赠出来,可他又实在有些舍不得,几十年来老陈一直把母亲的家书当作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从这些信中了解母亲冯忠莲那一代人的精神。
陈:我跟他们说他们不信
孩子们的态度最终让老陈下决心把珍藏了46年的母亲的家信捐赠给社会。
陈:我最初,后来
在捐赠家书时,需要对捐赠者的家庭情况做详细的登记,这时老陈才说出了一段他很少对人提及的家事,原来冯忠莲并不是老陈兄妹四人的生身母亲,她含辛茹苦抚养的都是丈夫陈少梅与前妻的亲生子女!
2001年5月一个春雨萧萧的日子里母亲冯忠莲永远的离开了孩子们,享年83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