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郁文艳
晨报讯在昨天召开的“2006体育生活化”论坛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披露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近500位上海市民中,半数以上的人以跑步和散步为主要体育活动,这说明市民在体育活动中仍然追求着传统的健身功能,体育所具备的娱乐性、社交性、时尚性等功能尚未得到明显体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这项名为“休闲与生活世界的重建”的课题对卢湾、普陀、浦东三个区的近500名市民做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跑步、篮球、足球、网球、钓鱼等体育活动中,市民选择最多的是跑步和散步,分别占32.3%和24.9%,活动场所集中于社区健身苑和公园绿地,分别占26.7%和25.3%。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小聪认为,体育的意义如果仅局限在强身健体这一功能上,那么这种体育活动是工具性的,当身体健康时,人们就易远离它。但如果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感受到一份喜悦,甚至一种对于自我的超越感,人们就可能对体育产生一种依恋和执着,从而将体育纳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体育生活化”。
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指出,“体育生活化”是近年来全民健身工作的一个新理念,上海将用2-3年的时间推广这个新理念,创建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环境,构筑日常、双休日、节(长)假日3个体育生活圈,完善运动设施、健身指导等6个体育服务网络,让体育真正融入每个市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