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再硬也不能硬到无耻的地步
郭敬明抄袭庄羽案被法院宣布郭向庄羽赔偿及道歉后,郭至今仍嘴硬,他在近日的博客上称:他不道歉是不肯放弃自己的原则。
这种形式感极强的执拗倒是和这种新生代“写手”很相符,理屈词穷后的固执被他们当作自己存在的符号。 我写这篇文章时,虽然知道自己不是“秀才”,但是郭敬明确实是“兵”,在这个对话层次,“兵”和“秀才”的差异在于前者无视良知,并且把失去良知后表现出来的跋扈当作一种优点,说俗了有点“坐地泡”的泼浑架势。
这种素养的生动体现,一般见于与工商执法人为争夺一辆黑板车发生冲突的悍妇身上,她也和郭一样能不顾传统,不顾舆论,不担心失去体面地躺在马路中间装死。因为她也觉得,巧妙地使用黑车赚钱是她的智慧和特点。从无视规则和他人利益的角度上看,她和郭的区别只在于使用的工具,一个是板车,一个是文字,只是后者更加虚伪而已。
郭敬明的嘴硬并不意外,还有类似的诸多人诸多事,大多是一夜间出名的新生代。他们借助“时尚”的名头和年轻的借口把善良的、安分的人们逼到不知道他们,不承认他们就是落伍的“皇帝新衣”状态,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软弱或者好奇成全了他们的名气。遗憾的是,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更加遗憾的是,他们对这种宽容并没有知足、感恩的意识,更别提反省了,特别是当他们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之后,文化素养、品位上的致命弱点可以被不知羞耻地当作特质和锐气,不道歉实在是小事一桩,这样的人性基底上,邪恶的表现只是个形式问题。
因此,郭的不道歉实际上是在以他的无知、无耻颠覆着一个传统的道德标准,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不要以为传统就是落伍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种传统的羽翼下安全地生存着,从这个角度看,对郭敬明的抨击有同仇敌忾的必要,那不是对一个无理者的损毁,更大意义上是我们的自卫。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