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A事件
这是两个并不特殊的样本,他们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挫折,或大或小,但结果都是惨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绝不是孤本。说他们抗击打能力不强,说他们缺乏沟通和培养,说……更多的话和启示应该留给还在边缘游走的孩子和尚未察觉的家长、老师。
“杀父弑母”、“自杀”,这些不能让人容忍的想法,每天都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这个在网上自称“马加爵第二”的男孩是吉林市某高校学生晓伟(化名)。
吓人的念头
杀人和自杀的念头每天都在意识中闪过。他常感到生活无趣,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赵老师查看晓伟的求助信息
“杀人和自杀的念头每天都在意识中闪过。我常感到生活无趣,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我非常渴望改变这些。请帮帮我。”4月4日,晓伟在学校心理咨询网站上的留言刚刚发出,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心理咨询赵老师很快回复:“我非常愿意帮助你。我需要了解你的情况。”
阴郁的经历
他经历过家庭暴力,上学被人欺辱,感觉受压制;被喜欢的女孩冷落,初恋失败。
第二天晓伟在网上讲了他的情况:他家境不是很好,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在学校一直受人欺负,家人对他在学校的表现一直不满意。他经历过家庭暴力,心理一直有阴影。
( 新文化网) [编辑: 孙鹏]1
初中时他喜欢过两个女孩,但遭到了她们的冷落。初二时晓伟选择留级,为的是避免被人欺辱。上了大学,总感觉上届的学长压制他。2004年他开始了初恋,两个月就结束了。但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去年寒假回家。他严重失眠,心里想着很多古怪的事。
晓伟寻求过心理医生的帮助,他还喜欢看些心理学案例,尤其是马加爵的案例,每次都会与自己作比较,他认为自己是马加爵第二,他也喜欢看暴力凶杀电影,他马上要毕业了,可他认为自己被生活抛弃了。
“面对面”交流
赵老师开解晓伟的过程,也许是我们透视内心和自省的机会。
几次网上交流后,赵老师感到问题比较严重,就一次次在网上约见晓伟。今年5月中旬,两人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
第一次:心理测试说明问题
初次见面,赵老师给他做了一个心理测试:让他平伸双手,闭上眼睛,想象左手拽着气球,右手握着同样大小的铅球,过了一会儿晓伟睁开眼睛,看到原本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双手现在一高一低。这个测试说明心理暗示对人行为的重要影响。赵老师告诉晓伟,不要因为有想法而恨自己。但想法的内容并不都可取,因此要仔细甄别。
第二次:发现他对事物要求高
( 新文化网) [编辑: 孙鹏]
2
不久,晓伟又接连两次与赵老师面对面交流。晓伟说,上网时,他的机器如果某一方面不如意他就会马上调换,如果没有满意的,他就会砸电脑,这说明他对事物的要求非常高。另外,他计划很多,却不去执行。晓伟想象中能给父母带来幸福,实际上常常出现谋杀父母的想法。平时如果有同学开个稍微过分的玩笑,他心里则在想象这个同学如何被自己杀死。赵老师帮他分析产生这些想法的根源,让他意识到这样想下去的危害性。
第三次:成功打消他自杀念头
5月末的一天晚上,晓伟突然给赵老师打来电话说想要自杀。赵老师约他面谈。谈话中,晓伟仍坚持要自杀,并说想好了自杀方式。赵老师赶紧实施危机干预,一是用美好事物唤起他对未来的向往,二是与他约定第二天见面,建立一种契约关系,让他暂时放弃强烈的自杀念头。
赵老师告诉记者,晓伟已经有些精神分裂,目前,他帮助晓伟联系了医院。
悲剧背后
赵老师分析,大学生正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压力一起袭来使得心智尚不成熟的他们有些招架不住,很多问题积聚在一起,不愿交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背景链接·马加爵案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4具男尸。同时同宿舍的学生马加爵也不见了。2月25日,全国通缉马加爵。3月15日,警方在三亚市将马加爵抓获。据他交代,杀人原因仅仅因为和同学间的一点小摩擦。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新文化网)[编辑: 孙鹏]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