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新城子区清水台镇采访时,不经意间听说依路村村党支书记张海铭正在“搞试验”。记者当即前往依路村与张海铭见了面。
原来,张海铭搞的“试验”就是养貉子。谁都明白,这养貉子可是技术活儿,貉子本钱多不说,要是整不好,还得赔本。 为啥要干,46岁的张海铭解释:“不去冒险又有啥法?俺村办工业没有优势,光靠种大苞米,乡亲们啥时候能奔小康啊?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一提起俺依路村当年在方园百八十里那个风光劲儿,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这话可让张海铭说着了。在沈阳、铁岭、抚顺和彰武等地,依路大葱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依路村的水浇地大葱以及黄瓜、萝卜、西红柿和大白菜等这些现在看来不起眼儿的蔬菜,在前些年可是相当的抢手。当时旱田村的老百姓谁也不会种菜,而依路村的农民不但家家会种菜,而且还家家都有小水井。所以,那年头,依路村的蔬菜是年年旱涝保收,年年没少挣钱。
如今,大棚蔬菜遍地都是,东北人在冬天照样吃顶花带刺儿的黄瓜。依路村农民恰恰就没能跟上时代步伐,没能掌握种植大棚蔬菜技术。
张海铭痛心地说:“这一晃20多年过去了,我们村的老百姓还在种大苞米,这能发展吗?”
去年,看到邻村朱家堡子的老百姓靠种植冷棚香瓜挣了大钱,张海铭带领乡亲们也建起了一个500多亩的冷棚香瓜富民小区,总算告别了大苞米。今年,听说养殖貉子比搞冷棚香瓜还要挣钱,张海铭又投入2万多元买回了50只种貉养了起来。不少亲属和左右邻居知道张海铭是个有经济头脑的挣钱好手,也纷纷要跟着张海铭养貉子。可张海铭却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这玩意儿整不好是要砸锅的,大伙先别着急,等我学会了,摸索出经验,你们再养也不迟。”
依路村从计划经济时的一只“猛虎”变成市场经济时的一只“绵羊”,证明了一个道理:不及时调整思路,农民就没有富的出路。
数字是对“调整”的最好诠释:据不完全统计,沈阳目前已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近200个,认定面积300多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53万亩,产品79个;引进蔬菜新品种30余个,良种奶牛、生猪7300头。
这些硕果的取得,不仅仅是农民调整的结果,更是村干部们转变发展思路的结果。专家点评经济学博士姜伟:建设新农村,村支书的“领头雁”作用十分重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需要“村干部”改变思路,并在实践中打前阵,为乡亲们趟雷引路。张海铭参加完沈阳市村党组织书记轮训班以后,脑筋确实来了个急转弯儿。“一村一业”到底怎么搞?他用行动做了回答。特约记者王兴华本报记者赵国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