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休老人10年时间专门调查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骑着自行车行遍上海,4辆自行车为此“牺牲”,10年间,老人出版了32本有关建筑方面的书籍。现在,老人已经73岁高龄,但仍在为上海优秀建筑保护努力不息,正在为上海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将建议申报提篮桥监狱、摩西会堂等市级优秀历史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吴晓青
寻访优秀历史建筑10年踏破4部自行车
近日,记者来到薛顺生老人家里,第一感觉就是“书多”。“我退休前,在市房地局搞电气工程,专门从事房屋修缮工作,平时喜欢拍建筑照片,退休后就‘转行’开始调查优秀历史建筑了。”薛老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差,但他觉得骑自行车查找文物最方便,10年中,他为此一共换了4部自行车。
对于老头子的执着,薛老的老伴俞阿姨很支持。俞阿姨告诉记者,薛老几乎每天都在外面奔走,她就在家“留守”接电话,都变成了老头子的“秘书”了。
最早发现“宰牲场”
现列入优秀保护建筑
采访时,薛老递给记者一份“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记者看见其中位于虹口区沙泾路10号的“原工部局宰牲场”,薛老就是该历史遗迹的首位发现者。
“2002年侄女出嫁在九龙宾馆设宴摆酒,当时我无意间拉开酒店的窗帘向下一看,哇!脚下竟然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建筑,建筑风格显得迥然不同,当时就觉得这一建筑一定具有一段特殊的历史。”回到家后,他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个意外的发现,此后多次到现场勘查发现:该建筑是原工部局宰牲场,建于1933年,属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当时暂时闲置。
此后,薛老先后给虹口区文史管、市文物管理部门写了多份调查资料,详细介绍了该处历史建筑的背景、现状,并要求申报为本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经过多方考证,历经3年的时间,“沙泾路10号、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先后正式挂牌为虹口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去年“升级”为本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从心痛到欣慰历史建筑保护“真不容易”
对于本市文物保护工作,薛老用一句话说,“真是不容易!”10年时间,薛老曾经心痛过,但现在更多的是欣慰,他见证了上海文物保护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薛老告诉记者,他9年前整理的名人故居中,已有8处在市政动迁中消失了,为此他曾经心痛不已。但现在薛老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为了扩大范围查找优秀历史建筑,市政府、市文物保护等单位正在扩大查找范围、缩短一些历史保护建筑的限定年限,尽量“不让一条鱼漏网”,同时从原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五年总汇一次,改为目前一年总汇一次。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保越来越重视,在拆除老建筑的问题上日益慎重。比如位于陆家嘴中央绿地边上的陈桂生故居,是浦东仅有的几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当时就是管理部门和开发商的反复沟通,并得到政府支持,才完好保留下来的。”薛老说,他能看见政府正在为此努力,感到很欣慰。
越干越有劲还要帮上海申“世遗”
昨天是中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日,薛老心里也有了一个“小算盘”,目前他正在收集提篮桥监狱、摩西会堂两处优秀保护建筑的详细资料,计划今年10月建议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老说,从历史文化内涵来说,这两处建筑完全符合申报要求,也完全有理由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