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朝政,贵阳的客人来看表演啰,快来跳灯,许朝春……”,思南县许家坝土家花灯表演队队长许朝刚站在院子一阵高喊,全村40多名花灯表演者来到他家。
许朝政来到时满身都是泥。他对记者说:“同志,我家今天请人栽秧,但我只要听说要跳灯,不管干什么事我都会把灯跳了再说。”
许朝政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土家人对花灯的热爱之情。
土家花灯表演形式多种多样,随心而动,随景而生,随性而歌,随情而舞,连歌带舞,丰富多彩,幽默可笑;由村民自导自演,内容涉及喻世、劝德、谈情。逢年过节,花灯班子便走村串户,给村民们送去丰收的喜悦和新年的祝福;无论田间劳作或业余节庆,土家人均以花扇娱乐,灯歌抒情,因此而能博取众爱,持之久远。
土家人在花灯表演时下起大雨,于是大家暂停表演进屋聊天,花灯队员向记者讲述土家人对花灯的痴迷。
今年4月初,花灯队副队长刘跃芬的丈夫刚去世。北京、香港、台湾等地游客到镇上看花灯表演,她接到镇上的通知后,顾不上给丈夫办后事,穿着行头直奔镇上给来宾表演……。客人走后,她深感内疚,于是常常到丈夫坟前为亡夫跳上一场花灯。
年满62岁的花灯队队长许朝刚向记者讲起他的从艺经历:“我们有今天的生活都与花灯有着割不开的关系。”1962年,许朝刚初中毕业回到家,成了村寨上的“文化人”,当时花灯表演唱的都是“老版本”,为了使花灯戏曲不断创新,许朝刚把余业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多次到贵阳、铜仁等地学作词作曲。功夫不负有心人。许朝刚凭着执著的学习精神,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一名戏曲师,他写出《人民公社好》、《土家赞歌》等103首在黔东地区广泛流传的民歌。许朝刚花灯作词作曲成绩突出,1983年被提拔为许家坝镇文化站长。2002年,他退休后在村寨上办起“土家花灯培训班”。
土家人对花灯的爱,促进了花灯发展。1958年,土家花灯《社会主义好》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表演队长许朝珍。据许家坝镇宣传干事介绍,每年都有国内外1万多人到许家坝看花灯表演。
新闻链接
思南县土家族花灯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从最初是“二人转”,发展到了三人出场和多人表演,台词由土家人自己创作,音乐轻快,悦耳动听,动作优美,生动形象。1958年,土家花灯《社会主义好》在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表演中受国务院嘉奖。土家花灯被列入今年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