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保护区内采石场遍地开花,重庆城口县以此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
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遇国家级贫困县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的最北端,大巴山南麓,城口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136017公顷,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典型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初步查明,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10科3481种,产于该区的模式植物有261种,属世界上最稀有的裸子植物之一。该区于1999年10月新发现特有模式的植物崖柏,这一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灭绝的植物被重新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轰动;该区有陆生野生植物139科656种,另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历史上,该区就是野生华南虎的分布地。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遭挖心之痛。目前,城口县至少已有27个采石场在其核心区之内,计划中还有上百个采石场正试图上马。按照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没有特批,这里甚至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更不要说采石开矿了。然而,在重庆最北端的大巴山腹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城口,把这种开采活动看作是脱贫致富、发展地区经济的一条捷径,虽然他们也认识到环境将因此遭受巨大的破坏。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过去曾是华南虎的家,解放初期,华南虎曾经进过县城。可是,近十年来,不论是大巴山还是其他的华南虎活动地区,始终无法得到野生华南虎实体的确切数据或音像资料。人们开始怀疑,这一国宝种群在中国到底还存不存在?
太阳底下,一个男青年将手中的钢钎插进岩石的隙缝中,用力一撬,一块薄板状的瓦板岩就齐齐地脱离岩体,平铺在他的脚下。并不是每一块岩石都容易撬下来,必要时他们会“放炮”——用雷管轰炸岩石。撬开的瓦板岩沿山坡零散地堆放着,像一条灰色的瀑布。经过多道程序的加工,这些瓦板岩将作为饰材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4个月前,这位年轻的采石工拥有了这份工作,每开采并粗加工1平方米的瓦板岩,他将获得13元钱。这里是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联丰村鱼塘,占地上百平方米的采石场像一个巨大的伤疤,贴在郁郁葱葱的青山肌体上,在路边显得刺眼。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的植被将陆续被铲平,而这个“伤疤”的面积会随着开采计划的实施而越变越大。
警示牌前采石忙
每一个采石场都是在把地面植被毁坏殆尽之后,进行掘土撬岩工作的
在城口县龙田乡联丰村村头公路旁,立着一个宣传警示牌,上面写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类似的牌子在保护区内随处可以看到。有的警示牌会更直接地表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捞沙以及采集林木或其他森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液等活动。”在2005年前8个月,有1200块功能区划牌和宣传警示牌,被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装在自然保护区内各处。
而令人惊异的是,在联丰村村头宣传警示牌前50米处,就有一个荒弃的采石场。从警示牌沿着村级公路继续前行300米,又见一处荒弃的采石场。再向上数百米,一个叫老瓦厂的地方,是另一个采石场,正有工人在岩石上劳作——每一个采石场都是在把地面植被毁坏殆尽之后,进行掘土撬岩工作的。
采石场非常密集。记者搭乘租来的汽车,沿路向上行驶了5公里,又见到3个采石场。他们均于今年正月开工,并归属于同一个老板——唐胜田。“瓦板岩比红豆杉赚钱快。”唐胜田说,他几年前成立了一个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进行红豆杉的开发利用——这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行业。但去年底,他开始将工作的重心转到瓦板岩的开采上来。他的哥哥去年9月在开采作业时被坍塌的瓦板岩砸死,他因此与几个瓦板岩老板有了接触,对这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决定加入进来。
唐胜田介绍,一个靠近路边的开采点,包括架设高压线、购买机器设备等前期投入用不上5万元,运作得好的话,用不上一年就会收回成本。城口县与陕西岚皋县相邻,岚皋县的瓦板岩开采已有数十年历史,现在那里的瓦板岩资源要比城口县差得多,“投资几十万元,挖半年才能挖到瓦板岩”。
唐胜田说,他在联丰村的开采点有4个,附近的五里村也有他的开采点。除此之外,他在龙田乡还有20个待开发的瓦板岩矿点。城口县丰富的瓦板岩资源令他惊喜,“几十年都采不完啊”!
据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月26日递交给城口县林业局的《关于龙田、高楠两乡瓦板岩开采情况的调查报告》,“联丰村采石场有9个,除奇盘湾处资源未进行开采外,其余均已动工开采,部分采石场架设了生产及加工用输电线路,修建了运材道,进行了粗加工,生产出了半成品瓦板石”。
美国公司胃口太大了
汪志强计划将年产3万平方米扩大到300万平方米,需要新增采石场100个
据保护区管理局的调查报告,龙田乡、高楠乡两乡采石场共有27个,其中龙田乡五里村一采石场位于国有林内,其他分布在农户的自留山内。这个数据可能过于保守,一位叫汪志强的老板称,他在方斗村及丁安村共有9个采石场。
方斗村内的瓦板岩资源呈带状,目前开采的主要有两块,其中一块的矿脉长约1.2公里,另一块长约2.5公里,两块矿脉均宽约70米。该村的采石场最早在2005年冬季开工,但汪志强说,他在2004年即开始开采瓦板岩,迄今已3个年头,“全县就那个地方最好,石板多”。
“我们搞瓦板石没有什么风险,目前国际市场上很紧俏的。美国公司要的数量太大了,一个月要给他发7个车皮,1个车皮2100平方米左右。怎么行啊?我目前缺资金,没办法扩大规模增加生产量。”汪志强说,因急需171万元资金,他于2005年10月20日向相关部门递交了《方斗石材厂扩大产量的可行性报告》,寻求信贷支持。报告中称,方斗石材厂现有能力为年产瓦板岩3万平方米,产值84万元,减去总成本51万元,可获纯利33万元。
“发展城口瓦板石的时机已成熟,故迫在眉睫,从速扩大生产……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告中还称,“国内外石材商人纷纷来城口县寻求供货,但由于目前生产量小,满足不了石材市场的需求。陕西省紫阳县鑫鑫石材厂考察了城口的石材资源后,决定在城口建一个年产瓦板石300万平方米的精加工厂,投资582万元,现已在高楠乡的岭楠村和龙田乡的长茅村开始开土动工。他们建厂完工后,原料必须由我厂保证年供应产量初品300万平方米,而目前我厂全年只能生产瓦板石3万平方米,相差数据非常大,必须立即扩大生产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里提到的陕西紫阳县鑫鑫石材厂,其法定代表人为杨先友。按照汪志强的说法,陕西岚皋、紫阳等县的瓦板岩资源已经开采了37年,现在那里的老板都在向城口县这边转移。杨先友7年前涉足瓦板岩生意,他有将瓦板岩出口海外的良好渠道。2005年上半年,鑫鑫石材厂来人经过3个月的考察后,决定前来投资开采。2006年1月3日,杨先友以书面形式向城口县政府递交了投资预算书。3月上旬,县委副书记张弟科带人去鑫鑫石材厂做了考察,认为其经济实力较好,于是批准了该厂的投资计划。
“县里目前只批准了杨先友一家企业,瓦板岩资源都配置给杨老板。他可以找其他人合作,但县里就认杨老板。如果不按县里要求去开采,就勒令他停产。”龙田乡党委书记陈四新说。
目前在城口县,像汪志强、唐胜田等采石老板,都与杨先友合作,他们把瓦板岩经粗加工成半成品后,卖给杨先友,杨先友再将其精加工并经由国外代理商出口。
在汪志强的计划中,瓦板岩半成品由年产3万平方米扩大到300万平方米,需要新增采石场100个。这100个采石点的地址他已选定,只等资金充足且经县领导批准后,即予开采。
采石场扎在保护区心脏
“政策没有问题,各种手续,县里统一给我们办”
汪志强在他的报告中称,“目前正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局的支持下实际踏看了石场的植被位置,经踏看全属普通区,所有瓦板石矿带全在村民的自用林中,非国家核心区域内”。
然而,5月17、18日大巴山自然保护局派员实地调查的结果,却否定了瓦板石矿带在“非国家核心区域内”的说法。该局所作的调查报告,认定其在丁安村的采石场位于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而方斗村的所有采石场均在核心区。高楠、龙田两乡的27个采石场,只有3个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两个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交界处,其他22个采石场均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
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部分。其中,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拟订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在缓冲区之外,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无论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哪一个区域,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都禁止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捞沙等活动。
据了解,开采瓦板岩矿石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批程序,包括环评、可行性报告、开采许可、林业征地许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等,牵涉环保、国土资源、林业及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因城口县的瓦板岩采石场都集中在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以如果按正常程序,它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审批程序。
事实上,正是在尚未办理各种手续的情况下,这些采石场就已开工了。《方斗石材厂扩大产量的可行性报告》中称,“有关部门正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办理有关法定手续”。报告中还说,“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有问题就现场办公,立即解决”。
“政策没有问题。各种手续,县里统一给我们办,政府设立办公室专门做我这个企业,协调工作。”汪志强说。
开采进入快车道
“开发此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是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
在龙田乡党委书记陈四新的记忆中,对龙田乡瓦板岩资源的开采,最初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只是因老板死于车祸事故,开采遂告停止。从那以后相当长时间内该乡都没有采石场。但当地农民时而零星开采瓦板岩,将其当作房屋的瓦片。
瓦板岩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浅变质岩地区,尤以秦岭和北大巴山地区为多。瓦板岩经过一定的锯切、打磨等工序后,即可加工成0.1-10厘米,面积0.2-5平方米的产品,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表面饰材。
城口县有丰富的瓦板岩资源,且质量优良。据《方斗石材厂扩大产量的可行性报告》,1996年,四川省地矿研究所借调城口县扶贫的科技副县长焦淑沛,动用了地质科研所的6名工程技术人员,普查出该县瓦板岩可采储量为22.5亿平方米,建一个年产500万平方米的瓦板岩生产厂,可开采400余年。
1996年8月9日,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领导参阅》中刊发了焦淑沛副县长的《关于开发城口县瓦板岩资源的建议》,内称“城口县的邻区陕西镇巴县板石(瓦板岩)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新加坡等11个国家,10年来共创汇905万美元,成为我国板石出口基地。陕西紫阳、岚皋这几年也积极开发板石出口,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时城口县还没有正式企业投入开采瓦板岩,只有私人零星开采,也未办理合法的有效证件。焦淑沛认为,应该吸取该县锰矿、钡矿开采的经验教训,坚持维护矿业秩序,严禁私采乱挖。区、乡政府应该尽快修建矿山公路,并兴办集体企业,大力开发这一资源。“开发此资源,投资少、见效快,是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
但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对瓦板岩的开采始终未成规模,一直到2005年始现转机。在陕西省紫阳县的杨先友老板决定在此投资的同时,城口县一个叫张九畴的人也向重庆市政府建议征集办公室进言:引进资金开发高楠乡方斗村的瓦板岩资源。
重庆市政府征集办公室将此意见转给城口县经贸委之后。城口县经贸委在2005年9月5日向市政府征集办公室报告说,“将从3个方面做好工作:将此项目(开发瓦板岩)纳入城口县2005年对外重点招商项目在网上发布;如有外来投资者来我县投资此项目,我委将特事特办,请示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我委派招商办对此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此后,城口县政府向重庆市政府递交了《关于瓦板岩有关情况报告》,市有关领导于2005年12月13日批示之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赶赴城口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他们在今年3月10日完成的调查报告中,绝口不提瓦板岩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一事实:“城口县瓦板岩分布面积广,资源量大,交通较便利,水资源充足,矿山地面无重要保护对象,未见较大规模滑坡、泥石流、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矿山开采将实行露天采矿方式,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极小;当地剩余劳动力富足;产品的加工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国家级贫困县的算盘
锰、钡资源行将枯竭,而财政支出每年均在增大,县里面提出“怎么吃饭”的问题
重庆市地矿勘查局在调查报告称,瓦板岩板材,在天津平均销售价格为28元/平方米,扣除各种成本,净利润为6元/平方米。兴建瓦板岩加工厂,预计投资总金额约1700万元,按平均年产瓦板岩成品120万平方米矿山规模进行计算,矿山年利润总额可达720万元。全部偿还投资所需年限约2.4年。同时,开发利用瓦板岩,还可缓解当地长期未能完全解决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预计瓦板岩的3处开采加工地可安置400-500剩余劳动力就业),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如公路交通业)的发展。
获取经济效益成为城口县委、县政府开发瓦板岩的一大动力。记者在与部分村民攀谈时,感觉到当地村民对开发瓦板岩也持欢迎态度。2005年,张九畴在写给重庆市征集办公室的信中也提到:“城口县高楠乡方斗村是城口最边远、最贫困的特困村,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真实数字不足500元……如果这里的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仅出口石材就有340万元资金落入方斗村人民的手中”。
早在1987年,城口县就被界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县委书记向和平2005年8月11日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上称:县乡两级财政困难,欠债严重,县级财政累计赤字高达6000万元,全县24个乡镇普遍负债,共3800万元。财政支出压力大,生产性投入和公共投入严重不足,扶贫开发投入难以配套。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财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公共设施,以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虽然近年来扶贫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县贫困人口占总人数比重仍然很大。据统计,全县尚有贫困人口4.28万人,占总人口的19.2%,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07万人。且贫困人口中还有3万余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深山区和石山区。
城口县是个资源大县,有“西部矿都”之称。其中锰矿储量达2589万吨,是全国5大锰矿区之一,钡矿储量达3800万吨,居亚洲之首。近些年来,随着锰、钡矿的开发利用,当地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2月21日,县长米绍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高于“九五”时期年均增幅5.2个百分点。5年间锰矿、钡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5.3亿元。
当地一位知情官员称,当地可开采的锰、钡资源行将枯竭,而财政支出每年均在增大,当地政府一直在考虑其他资源如瓦板岩的开采利用。尤其在去年锰矿价格一路下滑的情势下,“县里面提出来‘怎么吃饭’的问题”。
将矿产资源的开发触角伸进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是成了一个选择。在龙田乡党委、政府的《200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这样的目标:2006年,我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陕西紫阳石材开发公司落户龙田,在我乡长茅村建成石材精深加工厂,力争年生产石材20万平方米,创产值1000万元,创税收6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人。
环保让位于眼前经济
“县主要领导都赞同,审批部门有顾虑,但预计这段时间各种手续都会办下来”
据龙田乡党委书记陈四新介绍,目前城口县只允许在高楠和龙田两个瓦板岩资源丰富的乡镇进行开采。瓦板岩企业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负责企业的用水、用电和村级公路问题,杨先友老板的加工厂所用的两亩多地,也是政府划拨的。此外,政府还负责协调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
“县里允许他进入城口县开发生产瓦板岩,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优惠政策啦。”陈四新也清楚,瓦板岩开采要毁坏大量植被,矿石周围也有比较珍贵的动、植物,“大巴山保护区控制得相当严格,按政策是不允许开采的”。
事实上,在酝酿开发瓦板岩的过程中,城口县主要领导并非没有考虑过其对环境的破坏。陈四新说:“县里现在也拿不准这个事情,所以先给个试验田(杨先友的企业)来做这个事情。如果确实效益非常好,随着形势的发展可以大规模开采。”
另据城口县招商引资办主任向华介绍,今年4月,县委书记向和平带人前往高楠乡等地的瓦板岩采石场视察,“觉得开采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比较大”。向华说:“实际上,像我们县对锰矿、钡矿的开发,肯定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城口县位置比较偏僻,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资源状况来保证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话,还是要做些和环保有冲突的事。”“县里觉得对环境有破坏,但如果是引进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比较规范的开采,应该是没问题。”
米绍林县长今年2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承认“‘十五’以来,我县工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日益加深,出现了烟粉尘超标排放、矿山‘黑色瀑布’、河道淤塞等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全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政府工作报告,城口县政府为此已经或打算采取的措施有:在矿产加工领域制定一系列“扶优扶强、禁小限劣”的产业调控措施,促成主要矿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新建项目的准入条件;对地面资源丰富的乡镇优先开发地面资源,严格控制地下资源的开发;从严查处公务人员参与开矿的行为,坚决遏制非法开采的势头。
政府似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但在瓦板岩开采加工问题上,环保还是让位给了经济发展。
今年5月中旬,县委书记向和平调职外地。此时,在他任期内发展起来的瓦板岩开采和加工企业,尚无办理合法手续。5月11日,县委副书记张弟科召集林业、环保、大巴山保护局、国土资源及经贸委等部门领导召开协调会。一位知情的官员称,“县领导很矛盾,既然前任领导把企业引进来了,已经搞了这么多采石场,两个精加工厂也快完工了,叫停下来,会产生很多问题;不让停,也有问题。怎么办?最后还是决定,只有让瓦板岩的开采继续做下去”。
协调会后,城口县委、县政府特意邀请了林业部林业规划院的两位专家来城口,希望能够把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做些调整,将瓦板岩资源丰富的地带划出去。据了解,两位专家基本否定其可行性。与记者接触的城口县环保局、林业局官员称,他们不敢违法为瓦板岩开采办理相关手续,虽然县领导正在催促他们。
记者在城口县工商局查询到,5月25日,杨先友的“城口渝秦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获得工商执照,注册资金51万元,其经营范围为:石材加工、销售、工艺品制作。龙田乡党委书记陈四新说:“现在县里也有很多争议,县主要领导都赞同,审批部门有顾虑。但预计这段时间,瓦板岩加工企业的各种手续也都会办下来。”
采写:本报记者 韩福东
图: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制图/赖敏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