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清泉在实验室工作
东北网6月12日电题:“科研只有第一才有意义”——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哈理工大学教授雷清泉
记者 高长利
雷清泉,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西安交大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高聚物中空间电荷效应及测试方法、自控温炭黑-聚乙烯复合物电缆材料、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中压电缆料、高压脉冲基因电注入及细胞电融合机理等研究。率先研究本征半导电聚省醌自由基高聚物材料的合成及电磁性能。在国际上首次制成了此类半导电粉末材料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目前正主持纳米无机-高聚物的介电性与耐局部放电老化机理、新型电气绝缘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1项、省级科研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连续四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才有意义
“追求科学,需要有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雷清泉特别欣赏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这句名言,“这是鼓励我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成功的动力。”
2002年2月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雷清泉的研究成果“新型本征半导电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当雷清泉接过获奖证书时,老教授喜泪盈盈,往事历历在目。这是他带领课题组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率先在世界上解决了应用半导电省醌黑高分子粉末材料制作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科技难题的证明。1962年,雷清泉从西安交大绝缘技术专业毕业,来哈尔滨电工学院任教。科学研究始于1970年,他与其他同事会同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了国家“四·五”攻关“大电机的主绝缘”项目,将传统使用的沥青改为环氧,从而解决了提高绝缘应用等级问题。1981,雷清泉赴德国做访问学者。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暗下决心:外国人做过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外国人不能做的,我们也要做。科学研究就是要争取第一,只有第一,才有意义。其间,他从事高压绝缘材料中空间电荷理论研究工作,坚持进行介电现象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要创新,不能只盯着那些在科学上已经开始闪光和发热的亮点;要瞄准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盯住一个隐约有希望的点坚持下去,就可能有创新。”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创新之路,是雷清泉最大的追求和乐趣。
提高油井的采油率,需要在采油生产过程中连续监测井下地层的压力及温度变化,为采油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用于测压、测温双参数传感器则成了井下潜油电泵的关键器件。雷清泉正是瞄准这个“小”技术,带领课题组制成了世界首创的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阻碍此类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应用的国际性多项科技难题。该传感器与大庆油田的采油机组配套后,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招标竞争优势,目前已打入国际市场,出口苏丹、美国等国家,整机创汇已达1700万美元。配有这种传感器的采油机组在我国南海油田等油田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400万。在“介电现象及其应用”研究方面,雷清泉一干就是15年。他带领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其他科研课题12项。雷教授说,他的科研将遵循:绝缘体——半导体——纳米复合物绝缘体——纳米生物材料这条路线发展下去。
1997年,雷老又把目光放到了纳米复合材料绝缘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上。2001年,“无机纳米——高聚物复合物的介电性与局部放电老化机理”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现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也许要再干10年”,雷老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雷清泉在实验室
“贫瘠土地”上的“自产”院士
在理工大学,雷清泉被称为“贫瘠土地”上的“自产”院士。这些年,很多重点高校要调雷清泉过去,可他就是不走。谈及原因,他说,一是喜欢哈尔滨,世界上的城市“哈尔滨”三个字最好听,中洋结合。城市四季分明,是读书的好地方。二是东北人正直、大方、豪爽,好相处。学校各级领导支持,与课题组的同事合作愉快,不愿意分开。说到课题组,雷老师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这个团队在上百次的失败中,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捕捉思想火花,相互激励必胜信心。
导电高分子特别是半导电高分子材料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科学界的共识。然而因环境稳定性差,其规模化应用成为科技难题。基于国内外油田市场对新型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急需,1987年,雷老师组建课题组进行攻关。耐热氧化稳定性差的难题同样摆在他们面前。艰苦地探索、反复地改进……材料耐热氧化稳定性差的问题解决以后,课题组开始进行传感器的制作研究。用省醌黑材料设计制作传感器世界尚无先例,没有一点儿可以借鉴的东西。难关一个接着一个,失败一次又一次,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雷清泉带领课题组始终坚持着。
整个课题只用了44万元。钱少,大家不拿奖金。橡胶垫、密封垫等设备,能自制的都自制。最早时,雷老师只有一间13米的办公室,有时一下子要挤进去十三四个学生。由于耐住了寂寞,坐住了冷板凳,他和课题组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搞科研,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1个“九五”攻关项目和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了2002年,他也只有一张学生桌、一个学生椅和一个木柜子。他的办公室兼做实验室、仓库,学生多时,就没有他的坐处。这几年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课题组的老师外出办事,能挤公共汽车的绝不打车,打印纸两面用,能自制的设备还是不买。每天在上下班的通勤车里,经常可以看到雷老师和大家挤在一起。
“人的伟大是在细微处闪光的。”哲人的话在雷老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课题组取得成绩时,他总是大谈其他成员的贡献,从来也不说自己。学生们正是从雷老师一点点、一滴滴的细微处,看到了他对学科发展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到了他执着地追求科学真理的坚定与勇敢。
他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以一个科学家的品质和人格的魅力感染、启迪着学生。最令学生难忘的是,雷老尊重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在课题组里,没有师道尊严,而是学术面前的人人平等,大家可以尽情地争辩,师生经常吵得面红耳赤。
理工校园内,成绩与荣誉为师生称道以外,雷老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行也广为传颂。一看雷老的打扮,很难把他想象成他大名鼎鼎的院士。一身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很少有人穿的衣服他穿着,手里拎着一个装满书的布兜。在他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表彰大会上,多人说和,他才买了条20元的领带和50元的衬衫。至于饮食,他更是能节俭就节俭,只要有土豆丝、豆腐、青菜就可以了,中午就和学生们一起吃食堂。问他既不爱穿又不爱吃的,把钱存起来做什么?他笑着说,给国家,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雷清泉1岁丧母,7岁丧父,年幼的他跟着奶奶,靠着姑姑接济生活。在国家全额助学金的帮助下,读完大学。雷老师说,他非常珍惜祖国给予他的一切,他对党和国家怀有深深的感情。没有祖国,就没有他现在的成就。
“做学问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不能怕失败。认准一个方向就干下去,就像一个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其他什么事都不管,可能遇到冰雹打了,不成功,怎么办?明年继续种……不论怎样,都要坚持下去。”把农民种地用在科研领域,在令人乍舌的同时,也深刻体会了雷老的朴实。
40年,弹指一挥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雷老师扎根、开花、结果。展望今后的科研方向,雷清泉表示,争取在纳米及生物科技等国际前沿领域有所作为。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力争再做一、二件事,“即使自己等不到成功的时刻,相信我的学生们也会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