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显现短板效应
早报讯自5月29日国家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量锐减,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或忙于商量对策,或观望等待。然而,与此同时,境外资本却异常活跃,正大手笔购入土地用于长期开发,成为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专家表示,由于缺乏具体的限制措施,对境外资本的引导和管理正成为我国新一轮楼市宏观调控的“短板”。
京沪楼市成交低迷
受国家政策影响,京沪等地楼市一片静寂,市场交易量锐减。北京楼市成交跌幅近三成,上海的情况也类似。据搜房网统计,6月1日至6月4日,上海新楼市场签约套数从759套猛降至569套,其中6月4日成交最少,仅成交477套。而在房产新政策实施前的5月31日,这个数字曾经一度猛涨到1541套。
深圳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6月1日至7日,深圳二手楼的放盘量比以前增长一倍多,然而成交量却下降了五成多。
境外资本逢低进入
就在楼市成交低迷、国内开发商万马齐喑时,境外资本却相当高调。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将以现金8500万元收购广东中山市财联置业有限公司资产,协议已于6月1日签订。通过该协议,第一上海不仅取得中山市长江水库旅游风景区一块约10万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而且还获得约8000平方米供兴建相关道路的土地使用权。据称,这些物业建筑工程已经停工一段时间。
同样是在国家房地产新政策出台后不久,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在贵阳市通过公开挂牌出让方式以13.46亿元巨资取得2935.13亩土地的开发权。该地块总建筑面积可达335万平方米。
此外,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海外机构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不少机构的触角甚至已经伸向了二、三线城市。
国家的宏观调控反而使境外资本有了逢低进入的机会,一位房地产专家分析说,因为在国家紧缩地根、银根时,一些小型的开发商无力应对,其留下的项目就成了境外房地产“大鳄”的“美食”。
调控“短板”亟须补齐
根据“短板理论”,水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调控房地产市场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国家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也包含了多重的政策含义,但显然,在对如何限制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方面,《意见》是付之阙如的。
为此,上海房地产界独立评论人士顾海波建议:对外资房率先实行20%以上的交易增值税、物业税,增加住房持有成本,提高别墅等高档房的契税,适当提高首付,适时提高利率,杜绝3套以上住宅的房贷直至不准购买3套以上住宅;严厉打击房地产领域的商业贿赂,防止国外“热钱”扰乱房地产秩序进而扰乱我国经济、金融和社会秩序。(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