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辆由本田GL1800cc摩托车改装而来的牵引摩托车将出现在延安高架和南北高架的繁忙路段,它们自重600公斤,可以牵引12座的金杯面包车或依维柯,重车牵引安全行驶车速可达30公里/小时。和常规牵引车比较起来,它们因为体积小而更加灵活,因此能更快地到达抛锚现场,排堵保畅。
昨天,上海市交警总队在高架道路上推出了4辆具有牵引功能的二轮摩托车,这是国内首次运用摩托车牵引抛锚车辆实施排堵保畅工作。
全球首次批量使用
昨天上午9时55分,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在沪闵高架莲花路上匝道见到了即将投入使用的牵引摩托车,它原车身为本田GL1800cc摩托车,牵引功能由瑞典一家公司技术改装而成。据悉,该摩托车有6个挡位,其中5个前进挡,1个倒车挡,总重量600公斤,车身长2.7米,宽0.95米。最大牵引总质量为2.5吨,可以牵引12座的金杯面包车或者依维柯,重车牵引安全行驶车速可达30公里/小时。此次投入使用的共4辆,据悉,这也是牵引摩托车在全球首次批量使用。
同步刹车同步转向
牵引摩托车后半部分已经发生了大范围的改变,两个牵引的支架通过折叠矗立在车辆的后座。昨天10时01分,举行了一次模拟牵引。展开后的摩托牵引车像一个巨型的张开腿的螳螂,后部最宽处2.6米,长8米。
而在安全性能上,此次投用的牵引摩托车有独立的刹车系统和同步转向系统专利。即将驾驶牵引摩托车的高架民警徐军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在车辆的中后部有一个牵引的辅助装置,车辆停下或者转弯会产生顶力,而顶力通过辅助装置直接传输到牵引车后轮上的液压装备,使所拖的车辆能完成同步刹车或转向,加上抛锚车辆本身就被固定在托架上,因此不会发生牵引摩托车停下来后,被牵引的车辆冲撞的情况。交警在演示摩托牵引清障车将“故障车”拖离事故现场。早报记者赵昀图
能更快到达抛锚现场
据了解,上海高架道路上日均抛锚车辆在50辆次左右,每起抛锚所引起的道路拥堵少则数百米,多则几公里,而在高峰时段晚1分钟大概能引起1公里以上的车辆拥堵。改装后的牵引摩托车具有体积小,机动性强,灵活便捷的优点。
四轮牵引车因为体积较大,行驶受路况影响大,而牵引摩托车就克服了这样的缺点,即使前方发生拥堵,它也能直接赶到抛锚现场。“普通牵引车一般要10多分钟到达现场,而牵引摩托车5~6分钟就能到达。”高架支队支队长刘宪华说,从到达现场到将车辆放上托架牵引离开,整个过程也仅需5~6分钟,熟练操作以后,这一过程还可以缩短到4分钟左右。
据悉,此次投用的牵引摩托车将实行定点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将应用于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等交通繁忙的路段。刘宪华还提醒,司机在路上看到牵引摩托实施牵引时,不要左顾右盼,尽可能及时通过,以保证道路畅通和自身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