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会嫔实习生任剑锋“真是太棒了,真没想到”,连日来1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引来观众的啧啧赞叹,然而与此相对比的则是专家的忧心忡忡。6月12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现场,来自廊坊群艺馆的王晓燕痛心地说:“屈家营音乐会80多岁的老人一肚子曲子没有传人,扎刻艺术大师徐艳丰的扎刻虽然有两个传人,但如今的传人已经没有了当年他的痴迷和狂热……如何在当今的快餐文化年代保护难懂难学的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这真成了保护的难题。 ”
传人难觅成为当头难题
王晓燕说,廊坊市固安县的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继西安古乐、北京智化寺音乐以后发现的又一民族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和“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历经500多年,仍保持着古乐的纯净。然而,谈到这个音乐会,王晓燕却一脸忧虑,“现在都快传不下去了,会教的老艺人年事已高,愿意学的年轻人还没找到。”王晓燕介绍,屈家营音乐会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2005年8月为其建立的河北省第一家集演奏、传习、研究等为一体的民间音乐堂———屈家营音乐堂。“不过这个音乐堂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为现在根本就没人来学这个。音乐会中原有的年轻人都到北京智化寺当乐僧了,因为那里给他们工资,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剩下的两位老人杜云瑞和冯跃池,也都80多岁了,而且身体还不好。”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半数以上的项目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传人,而这些传人大多年过半百,急需寻找传承人,尤其是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技艺,因为难以传承,正在加速消失。
快餐文化排挤传统
“由于屈家营音乐有严格的传承方式,而且长期以来是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保存的,记谱方式也是传统的工尺谱,如果不是手把手教,很难学会。这也给音乐的传承带来一定影响。现在冯跃池老人非常着急,他肚子里存着至少15道大曲的曲谱和演奏方法,但就是找不到传人。现在只能用录音、录像的方式把这些抢救下来。”分析原因,王晓燕归结了几点:“社会基础的变化是最根本的,现在快餐文化流行,不断挤占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就拿屈家营音乐来说,现在听到过的人就很少,更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再如胜芳音乐会,王晓燕说原来有72道会,现在只剩下12道了。”“还有永清县的秸秆扎刻技艺,代表人物徐艳丰,40年来扎刻70余件作品,声誉颇高。现在虽然他女儿和儿子都在学习,但都没有徐本人技艺精湛,而且热情也没他们的父亲高。因为这样技艺太费时费力了,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很难学下去。像这个庆州白塔,别看才1米多,但却扎了整整两年!”王晓燕无奈地说。看来,如何面对社会基础环境的改变,吸引年轻人参与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是未来的头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