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中的黑圆点()为此次开闸灌江纳苗实现通江的8个湖泊,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如今,走近长江边听到的尽是些新鲜词儿:灌江纳苗、江湖联系、闸口生态调度……还有就是“人水和谐”。
“灌江纳苗”,顾名思义是灌入江水接纳鱼苗。长江中有许多江湖洄游的鱼类,在长江中产卵,到湖泊中长大,因此而有捕捞渔业,而有长江名贵鱼品。曾几何时,长江中下游的湖泊被一道道闸门阻断了与长江的天然联系,此时彼时,建闸开闸为哪般?
引进国际经验 重建江湖联系
打开地图看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岸遍布连串的大小湖泊,共有数百个之多。历史上,这些湖泊曾与长江自然相通,在丰水与枯水季节,江湖水位周期性涨落,湖泊吞吐洪水,洪水也把鱼苗带入湖泊。但是在上世纪50-7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湖区大面积围垦,除了洞庭湖、鄱阳湖,大部分湖泊的通江口陆续建闸,在沿江筑堤的同时,阻隔了与长江的自然沟通,以防止洪水对湖区的淹没,确保粮食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受灌溉、防洪、血防等等需要的制约,“灌江纳苗”不再实施,而被阻断与长江天然联系的湖泊,因为几近饱和的水产养殖,因为周边大面积围垦导致草滩消失,因为化肥、农药、人工饲料的投放和排入……几乎变为死水一潭——水质极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渔产减少,鱼类种类减少、品质退化,不仅经济效益下降,也成为人民生活健康的威胁。
重新建立江湖联系,实现闸口生态调度,是国际上大江大河流域管理的先进经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确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建江湖联系的目标,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支持下,与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沟通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2002年起,开始了“恢复长江生命之网”的努力。
开闸灌江纳苗 效益立竿见影
作为建立季节性江湖联系的示范点,湖北省去年有涨渡湖、洪湖、天鹅洲3座通江闸门开启灌江纳苗。武汉市新洲区的涨渡湖2005年6月15日开闸,仅仅开闸三四天,当年立竿见影:涨渡湖渔场去年的渔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50万公斤,产值增加300万元;银鱼等9种已经在湖区消失的鱼类又重返涨渡湖……渔场场长周真咏如数家珍。
周场长自豪于涨渡湖的青鱼、桂鱼、黄颡鱼……他从渔场鱼池中捞起一个月大、仅仅一厘米长的桂鱼鱼苗说:这么小小一条鱼苗就卖1.5元!要在餐桌上有最美味的“清蒸桂鱼”,它们必须是长江亲鱼的子一代,如果是人工养殖的子二代、子三代……原种特征就逐渐退化;灌江纳苗可使长江鱼苗进入涨渡湖,是保持这些珍贵鱼种天然品质的必要条件。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官员雷刚的介绍更有深度:桂鱼是捕食性鱼类,处在湖泊生物链的高层,对整个湖泊的生态平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养殖即使是所谓立体养殖,也永远不可能实现天然环境中的生物链——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灌江纳苗进入湖泊的不仅有大鱼,也有小鱼和许多浮游生物,生物链相对平衡;而江水富有高山流水带来的特殊物质,能够保持湿地的健康生态系统……
打破行业壁垒 意义重大深远
既然灌江纳苗有这么多好处,开闸不是很简单?基金会项目官员朱江博士说,重建江湖联系,实现闸口生态调度,是国际上通行的理念,要使这种理念为长江中下游各个相关部门接受并主动协调关系实现开闸,有制度上、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等等一系列问题,武汉人讲话:“孩子不是一天生出来的!”
长期以来,长江与湖泊连接的闸口都是水利部门掌控,主要服务于防洪与抗旱。在什么水位开闸,从没有考虑生态调节的需要。闸口的另一个传统作用是防止钉螺进入湖区造成血吸虫滋生和血吸虫病蔓延,沿江各地血防部门年年都是严阵以待,闸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要使沿江众多省份的这些部门改变几十年的工作章程,打破部门的局限而与其他部门携手,重新定位开闸的时间及技术标准,解决资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今年安庆湖群3个大闸能够同时开启,重要意义也许已经超越重建江湖生态联系,这意味着当地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在“人水和谐”上达成共识,打破行业壁垒,综合经济、生态、社会多重效益而携手合作,意义深远。
在涨渡湖通江的挖沟闸,去年国家投资100万元,已经修建一道钉螺沉降池,可以在开闸放水时成功阻隔钉螺进入湖区。
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的闸口前,记者恰遇当地水利局安排退休老干部参观,现任水利局负责人给老领导们讲着:我们现在的闸,除了服务于防洪、灌溉,又有了新功能:生态调节,涵养湿地,灌江纳苗,保证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