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高速二线武清段大批珍贵文物“浮出水面”王月
天津文物遗产保护中心姜佰国提供图片
新报讯记者王月昨天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出好消息,经过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本市京津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考古工作人员在近两公里的工程征地范围内,共发掘北朝、唐代、元代及明清时期墓葬六十余座,除出土金、银、铜、铁、陶、瓷、琉璃等质地的一百余件珍贵文物外,在武清区首次发掘了北朝及唐代墓葬,其中北朝时期墓葬的确认在天津市尚属首次。
此次发掘的北朝墓葬和唐代墓葬均位于武清区高村乡兰城村附近,其中北朝墓葬为两座,方向为南北向,型制为土坑砖棺墓。棺内无随葬品,人骨保存较好,为仰身直肢葬。以往在蓟县邦均、蓟县独乐寺西墙外发现过相同墓葬型制的墓葬,但由于没有随葬品或随葬品破损严重,无法确认其年代,本次发现的两座墓葬随葬陶器保存基本完好,通过和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出土的考古资料对比,此墓葬应为北朝时期北齐墓葬,这在天津尚属首次确认。
唐代墓葬为土坑砖室墓,短墓道,墓室呈弧方形,墓顶虽已破坏,但墓室保存较好,北部为棺床,在南部靠近墓门处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白釉瓷罐、夹砂褐陶罐、一枚“开元通宝”及三件漆器。该墓是本市继东丽区军粮城、蓟县二六九医院、蓟县西关、宝坻区辛务屯、静海县杨家疙瘩后又一次发现唐代遗迹、遗物,填补了武清区唐代墓葬的空白。
<责任编辑: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