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局部)。
距今约400年前的私家戏楼广和楼缩微模型。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披露,中国戏曲剧种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368个,至去年已经减少到267个。由此,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在进行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才引来更多关注。
据主办方介绍,参展的许多文物都是首次与北京市民见面,百余实物和图片详细地展示了中国戏曲孕育、成熟、繁荣、革新的历史过程,以及几十种各地、各族戏曲的风貌。展览预定于15日结束。
图谱“解剖”梅兰芳古装戏
京剧的脸谱、道具、服饰、身段、舞姿“固化”成一张张精致的工笔画;中文、英文两种文字标明画面的内容;16幅画构成一组,绘制在一幅竖卷轴上。
梅兰芳访问美国时展示的京剧图谱在展览上一露面,就“粘”住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访美,他的表演折服了无数美国人。”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负责人刘文峰说:“但人们不知道,梅兰芳在访美之前,用了七八年来做准备。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梅兰芳和他的朋友齐如山绘制了2000多幅图,涉及剧场、行头、扮相、脸谱等内容,向美国人详细介绍了梅兰芳京剧表演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京剧戏服是以明代服装为基础的。”刘文峰接着说:“所以,梅兰芳的古装戏舞姿,是这部分图谱中最有看头的。”挥芳、曳风、云转、焕霞、瑞烟……每个动作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水袖长长、身姿曼妙,梅兰芳的每一个姿势都被描画下来。《天女散花》或者《黛玉葬花》的戏服什么样,袖子怎么甩,眼神怎么看,姿势怎么摆,图谱一一“道”来。
据刘文峰说,后来梅齐二人闹矛盾,图谱的绝大部分就归了齐如山。解放前齐如山去了台湾,他的家藏图谱就被转到了艺术研究院,成了研究鼎盛时期京剧表演艺术难得的“资料宝库”。
三人挽救一个剧种
昆曲、京剧、徽剧、梆子、川剧、赣剧、越剧、黄梅戏……近百种戏剧的剧照在展览上一一亮相。每个剧种都有一段盛衰兴亡的历史,每幅剧照都记录着戏剧表演名家的传世之作。
流行于晋北一带的山西梆子被称为“北路梆子”。“这张剧照是上世纪80年代拍的,中间那位是贾桂林,旁边是董福和安秉祺,就是这三个人撑起了北路梆子。”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馗言语中透着无尽的感慨。
贾桂林人称“小电灯”。“上世纪30年代,山西农村开始用上电灯。因为贾桂林眼功特好,眼神儿一转特传神,所以就得了这么个绰号。”演“净角儿”的董福擅长“炸音”,“他开嗓一唱,据说几里之外都听得到。”
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北路梆子剧团遭到了灭顶之灾,贾桂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回家务农。“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山西省搞了一次戏剧会演,北路梆子才重新登台。”
十年浩劫中,北路梆子再遭重创。“难得的是,上世纪80年代贾桂林他们三人又站在了舞台上,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演员,这些年北路梆子还得过4个梅花奖。”王馗说。
小矮个儿发明“厚底靴”
六件清代戏服也在展览中亮相。“这件腹部、肩部都是软靠的,据说是乾隆年间宫廷戏服;这两件明晃晃的装饰很多,舞台效果更夸张,是为了适应有电灯照亮的剧场演出;这两件分别叫男靠、女靠,是将领穿的,那两件蟒服则是表演文人、秀才时穿的。”
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员曹娟指着戏服逐一介绍,但她更乐于向参观者讲一讲昆曲戏服中厚底靴和胖袄的来历。“清朝初年,有一个叫陈明智的人,他演净角。有次他到一个著名的昆剧班串戏。”曹娟说,那天正好演《起霸》,陈明智身材矮小,演项羽很不合适,其他演员都很瞧不起他。
“演出之前,陈明智背着个布包来到剧团。谁也没注意他进了一小屋子,等出来一看,人高了不少,也壮了不少,身材立马儿高大起来。众人仔细一看,陈明智脚上的鞋底加厚了两寸,戏服里面还添了件夹袄。”
后来陈明智一登场,威风凛凛、声音洪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同行们纷纷效仿陈明智的打扮,从那以后,厚底靴和胖袄就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戏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