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霍文 刘教清 对这次“禁摩”行动,广大市民怎样看待呢?是否会给大家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昨日,记者来到各城区,走访了一些摩托车的经销商、摩托车车主、无摩托车的市民和摩的司机,听取他们的心声。
车主:换种方式上街也不错
昨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普陀路一带。见几辆摩托车停稳,记者走过去与他们聊了起来。
记者问他们是否得知有关摩托车禁行的具体情况,一位姓黄的先生说:“这么大的事情谁不知道!政府部门作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有理由的,虽然我们是平民百姓,但能理解政府肯定是为了全市的安全、交通等大局着想的。”
“摩托车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市区这些道路上禁行也是好事!”家住羊角山小区的李女士这样说。李女士买摩托车已经8年了,而且上下班、接送小孩、买菜购物等,都以骑摩托车为主。“其实,‘禁摩’也是减少交通事故,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是为整个桂林着想,我个人予以配合。”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名悬挂市牌或各县牌的摩托车车主,他们对“禁摩”并不感到意外,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外地城市的经验做法,都表示“禁摩”是一件顺民心、为民着想的事,个人的一些不便要服从大局。
市民:也要积极配合
“虽然我家没有摩托车,但很多亲朋好友有摩托车,为配合这次摩托车的专项整治,我也可尽一份力,经常提醒亲朋好友。”家住环城北路的李先生这样说。
据了解,李先生前些年一直在北京、上海和长沙等地做生意,去年底才定居桂林。他告诉记者,全国很多城市都在“禁摩”,交通秩序很好,因摩托车引发的案件逐年下降,“虽然市民对此褒贬不一,但调查结果表明,最终受益的还是市民。”
当记者来到西凤路时,已是13时20分左右了,但听说记者要采访“禁摩”,许多市民主动放弃午休。
一位姓刘的女士说,她觉得摩托车是所有交通工具最不安全的,最容易“出事”的。“内环线以内的街道,市民较多,交通压力较大,‘禁摩’也确实是为大家安危考虑。”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会积极配合这次专项整治。
商家:对我们影响不大
记者来到中山南路卖摩托车的店铺,接连采访几家店铺的老板,,他们觉得“对我们影响不大!”
一位专卖国内某名牌摩托车的蒋老板说,虽然这次“禁摩”的路线很多,而且对市区牌、县牌、外地牌的摩托车的行驶路线的规定,也十分明确,“但不影响摩托车的供求关系,该买的、用的,还是需要买。”
谈到是否影响销售时,一位工人也插上一句话:“这次‘禁摩’绝对是为市民的安全着想,如果真的影响到我们的销售,我们顶多另谋宝地卖车。”
一家摩托车经销商的女老板谈到,目前大约有好几万辆悬挂县牌的摩托车,而大部分车主又是在市内工作、生活,肯定会影响到他们,但这也是考虑到全市的安全大局,“但对我们这些经销商影响不大!”
摩的司机:会遵守规定
在瓦窑路口,记者采访了几名摩的司机。
黄师傅是灵川县灵田乡人,家里较为贫苦,三年前以开摩的谋生。当他看到通告后,开始有些纳闷,觉得断了一些“财路”,但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的他,注意到近来“两抢”事件都与摩托车有关。“这次市里‘禁摩’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应该带头做好。”他告诉记者。
李师傅也向记者讲了心里话,全市有上千名摩的司机,家境都不怎么好,每月挣的钱也不多,这次“禁摩”肯定会对生意有些冲击,“我们能够理解!”因为这是事关全市市民和外来游客安危的大事,“我们也会遵守规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