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6月13日报道称,工行将于下周四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表,预计9月份实现在港上市,集资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港元。记者联系工行求证上述消息时,有关人士表示,这不是他们发布的正式消息,对于递交上市申请表的准确时间和集资规模均表示“不清楚”。
据悉,工行赴香港上市的申请已于3月中旬获得银监会的批准。根据此前建行(0939.HK)和中行(3988.HK)的经验,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到挂牌上市,这之间的一系列程序需要花费两三个月时间。香港市场曾盛传,工行准备于9月4日在港交所挂牌。此外,和中行“H+A”的模式一样,工行也准备在香港上市后尽快在内地发行A股。
而此前已有消息称,G招行(600036.SH)已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于今年9月份前后在香港上市。记者向招行方面求证时,其表示不便对外发表评论,但上市进度正按计划进行。
虽然双方都不愿意透露确切的上市进度,但一场上市赛跑已经展开。如果双方都顺利地通过港交所审核,他们发行新股的时间会不会撞车?这对两者的筹资会不会产生相互影响?
招行方面表示,他们正在加紧准备,希望能够尽量快地在香港上市,至于其他银行的上市进度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
一位业内人士则向记者表示,招行和工行发行时间撞车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的IPO机制不一样。内地企业上市,在通过发审会审核后,何时上市由证监会决定,企业拿到核准函后就会上市,也就是说内地在发行环节是非市场化的。而香港则不同,企业拿到核准函后,何时上市是一个市场行为,主要取决于企业所聘请的主承销商的实力。主承销商要对自己所做的项目负责,他们只有在安排好适当的分销渠道、对发行成功有足够把握时才会发行该企业的股票。因此,理智的主承销商会主动错开发行时间,以避免这一因素对企业筹资总额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