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6月13日报道,中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表示,我国学术界人才成长的环境宽严失当,该宽的地方不宽,该严的地方不严,到了比较浮躁、比较肤浅、比较浮夸的程度。本该追求科研质量却变成了盲目追求科研数量,是宽严失当的表现之一。
的确,这一现状在学术界已非一日。从教授到一般研究生,从评职称到晋级,大多要求论文“重量”而不是质量,要求论文“厚度”而不是深度。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这种评价体系的缺位和错位,导致了学术垃圾的泛滥,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污染了学术空气,削弱了创造力,钝化了创新精神。
这些年来,有识之士也不止一次地呼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然而,时至今日,除了少数学术机构在自行探索之外,整体学术评价现状未见改观。学术评价的科学化就这么难吗?
在一些国家,一般大学多是四年一次评价教授,只让交一篇文章,然后让同行专家评议。就这么简单。但这并不比交十几篇论文轻松。只不过,这期间教授们可以悉心钻研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论文。而通过评议的论文,学术分量沉甸甸的。
在我国,也不是啥时候对学术论文都重量轻质。已故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就曾坦承,他可以算做论文的文章“可能就3篇吧”。陈景润在十年内没发表过一篇论文,其最重要的论文也是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国科学》的英文版上。若按目前的评价标准,他们恐怕连找工作都可能成问题。
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不以苛严时限束人手脚,这个道理好像并不高深。为何如今的学术评价体系却背其道而行之?原因很多,却多在学术之外:外行评价内行,学术机构类同衙门,论文数量当然越多越显学术繁荣,越显政绩之大,也越能获得各种科研经费。同行评议一团和气,讲真话敢批评者“出局”,学术价值得不到公正评价,当然就只能以量取胜……
最近,庞加莱猜想证明者之一朱熹平教授所在的中山大学引起关注。该校对一批在学术界已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免予考核。在学校看来,学术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或许,这种灵活的评价方式,更让规则的制定者犯难:这会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造就大批不学无术之人?到底该如何科学认定论文、专著、课题等的学术价值?对成果的评价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国际上流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我国的一些学术机构也多有沿用。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总有人能绕开制度平台,影响学术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这才是学术评价科学化的难点所在。一方面,缺乏保证公正评判学术成果的外部制度环境,缺乏对学术成果的公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倡导自由的学术批评等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又缺乏讲求学术自律、遵从学术道德的内部文化环境。
倘不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改变,让学术回归科学之路自然很远,而学术评价科学化之难,亦可想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