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辍学男孩为庆祝生日,邀来30余名同学、朋友在“总统套房”吸食“K粉”,此事一出让人震惊。然而,这群平均年龄仅十七八岁的孩子们在接受民警讯问时,有人不仅没意识到吸食“K粉”属违法行为,反而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令人痛心。
民警用手机拍下吸毒案证据
;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缉毒大队的缉毒民警刘楠是第一批冲入“总统套房”的民警之一。昨日,他满脸疲惫,眼里布满血丝。从前天晚上起他们一直在做笔录,全大队几乎都在忙这个案子,连饭都顾不上吃。
刘楠说,他冲进“总统套房”时,见房中的男男女女无任何反应,也没有人站起来,个个眼神迷离。他据此判断,他们还处于迷幻状态。30余人全被警方控制后,刘楠用自己的手机,拍摄下现场的每个人以及用于吸食“K粉”的2个“嗨盘”、50余个吸管。刘楠解释,这是保留办案证据。
“别人吸我不管,自己不吸就行”
经警方调查得知,30多人并非都与过生日的两个男孩熟识,而是他们的朋友又拉来了朋友捧场,致使人越来越多。
刘楠说,有个男孩在别人吸时,偷偷将自己的鼻子用卫生纸球塞住,假装吸了后,跑到卫生间把卫生纸球掏出来,结果把自己鼻子都弄破了。当民警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我以后还要上学呢,吸那东西肯定不好!”那为什么不告诉身边的朋友?男孩说:“人家吸不吸我不管,反正我不吸,但不能说,一是怕朋友说不给面子,另外怕不假装吸会受人欺负。”
“这些孩子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他们没有觉得应该去关心别人的事情。”刘楠感慨,这些孩子们根本没有法制意识,都觉得“嗨粉”没有啥大不了的,实在让人觉得可悲。
结交了不良朋友而入歧途
昨日凌晨零时许,经过警方的工作,陆续有十多名家长来到缉毒大队,当民警告诉他们儿女吸食“K粉”时,他们表示难以置信,第一反应都是:“这不可能!这孩子平时挺乖的啊!”直至民警将自己孩子的笔录给他们看时,他们还是将信将疑:“我们刚问他了,他说没有啊,怎么会这样?”只有一位母亲,在听到儿子吸食“K粉”的事情后,见到儿子就哭,将20多岁的儿子训了又训,骂了又骂,如果不是民警劝阻,这位母亲可能就会情绪激动,动手打儿子。
据警方了解,这些孩子多是西安本地人,而且全是独生子女,但他们中要么是过早辍学缺乏父母管教,要么是单亲离异家庭,没有人正确引导这些孩子,致使他们结交了不良朋友而误上歧途。本报记者 田永丽
30余吸毒者昨受处罚
本报讯(通讯员 曹金生)昨日,就两男孩过生日30余人聚集吸食“K粉”一案,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参加聚会人员进行了处罚。
据了解,6月13日晚,在对吸食“K粉”人员的初步审查结束后,针对他们多数人对吸食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清的现状,西安市莲湖区禁毒办及时邀请了有丰富禁毒经验的专家、民警,从如何识别毒品、毒品有何危害性、如何预防沾染毒品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并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本《禁毒知识宣传手册》,便于他们了解毒品常识。
由于暂时无法核实“K粉”来源,西安市莲湖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参加聚会的30余人做出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昨日凌晨3时许,这些年轻人分别被父母、朋友领回了家。
涉毒低龄化应受关注
本报讯(记者 田永丽)针对30余名青少年聚众吸食“K粉”一案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昨日上午,记者专门采访了主管此案的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副局长赵小奇。
赵小奇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全国公安机关将禁毒的重点从传统的植物毒品转移到新型的化学毒品。而对于K粉(氯胺酮)、摇头丸(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青少年就更不懂了。这些新型毒品的特点是能迅速使人产生兴奋、迷乱,服用后摇头幅度大、频率高,有强烈幻觉,严重损害脊椎、心、肺器官以及中枢神经,过量吸食还会导致猝死,但它们比传统毒品成瘾慢,上瘾后又难戒断,也难以测定。
“对于寻求刺激、好猎奇、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心智又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喜欢与朋友一起玩刺激,看见别人吸,自己就好奇,一来二去就吸上了。”赵小奇说,新型毒品的消费群呈现低龄化趋势,最小的有14岁,最大的也只有30岁左右,多是在一些KTV、慢摇吧等娱乐场所集体“嗨”,单独“嗨”的比较少。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就要到了,赵小奇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全社会都应关注禁毒工作,特别关注青少年涉毒现象,作为学校和家庭来说,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护,提醒孩子择友交往,趋利避害,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孩子走上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