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搬出深山的农民,尽快适应搬迁新村的生产与生活,成为移民搬迁工作成败的关键。大同市走出一条移民搬迁与生产发展同步的成功之路
如何确保移下来的农民有地种、有工打、能脱贫、快致富,成为检验新农村建设开局是否良好和5万移民能否按时下山的重要标志。 大同市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移民新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使移民新村建设与农民增加收入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
要想搬下来 生存生活有保障
5月下旬,记者来到东胜庄新村71岁的老人马永胜家。记者看到,两位老人从山上搬下来后,住着有政府无偿提供的48平方米的平房2间,还带0.3亩大的院子,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41.1亩退耕还林补偿款,每年7038元,可享受8年。他还养鸡、猪,院子里打了井种起了蔬菜。老人说,过去在山上,生病了想看医生要走8里地,而现在卫生所、商店、菜铺都在跟前,手头又有现钱,再也不想过山上的日子了。大同市对6种不同类型的搬迁移民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引导和疏通工作。而东胜庄新村就属于“退耕还林和生态型”移民村,这些村主要是依靠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解决了吃饭问题,而后发展养殖和庭院经济达到生活宽裕。
要想稳得住 必须住得起有活干
所谓住得起,是指因搬迁农民买不起标准过高的移民新房,而形成下了山的农民稳不住问题的出现。大同开发区樊庄村很好地解决了村民住得起的问题。去年,区、村决定在旧村东边紧傍公路的60亩非耕地上建造600套住宅楼,安置2560口村民。村会计刁汉武算了笔账,新村建设可利用开发区现有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一接就便宜,花不了几个钱,而建房的启动资金有村集体前几年开发区给的征地补偿款,这样95%以上的村民们住新房在经济上都能承受得起。而左云县兴隆沟村则属于“自筹自发型整体搬迁型”。该村富裕起来的农民为改善人居环境而自筹资金,从山沟中整体搬迁到县城外围的。该村有三大产业:一是村民入股办煤矿,每户股金30万至50万元不等;二是每户配给120平方米的门面房经商;三是集体购买350亩河湾地建设蔬菜大棚。
要想兴经济 和谐稳定最重要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大同县蔚洲疃村的难题解决最有代表性。该村是因大同开发区驻区企业阿拉宾度生物制药公司有害气体污染而整体搬迁的。该村近千户人家常年笼罩在该企业生产青毒素而排放出呛人的硫化氢和氨气的污染。近年来,村民们多次向上级反映。2003年,经过多方协商决定由药厂出资1600万元,在原村址西面建盖新的住宅区,当年7月动工,现已竣工完成6层楼房计980套。可临到搬迁入住时,有的村民却变卦了。为此,村两委决定邀请市房屋评估公司为每户村民的每间房作价评估,这样下来每座院落平均作价6万多元,同时增加村民到企业务工,现在已有70多位农民在企业打工。本报记者李久标 本报通讯员李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