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6月14日专电(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拥有发明专利,却四处碰壁,负债累累,终年艰苦度日。这是不少民间发明人的生存现状。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民间发明人科技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70%以上,然而,他们却始终徘徊在科技创新的门外。
一封求助信道尽30年艰辛
“爸爸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搞发明,从1985年至1994年10年中,妈妈和爸爸离婚了,爸爸的至亲好友先后离他而去,爸爸历尽艰辛,负债6万元。
“后来爸爸又陆续变卖了家中的财产,最后卖掉仅有的住房,遭到亲友们的敌视和发难,大家认为爸爸是败家子,不务正业,神经病。
“爸爸从1995年开始,住在兰州郊区不足10平方米的农家小院,继续圆他的梦,一住就是10年,这10年的米、面、衣服都是好心的叔叔、阿姨和离退休的爷爷、奶奶们接济的……”
这是兰州市一位叫孙燕的姑娘写给市委书记陈宝生的一封信。孙燕的父亲孙生灵是原甘肃省第二运输公司的职工,在甘肃省他被称为“专利第一人”,30多年坚持搞科技发明,目前他共拥有108项发明专利。
然而,这108项专利却没有一项被转化。目前,孙生灵的全部家产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两张床,加起来不超过300元。为了搞发明,孙生灵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靠别人接济度日,2001年正在读大二的女儿孙燕也因为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回家,现在父女俩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
民间发明困难重重
像孙生灵这样的民间发明人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甘肃省知识产权局介绍说,甘肃省每年有1700多项专利,其中民间发明人拥有的专利占一半以上。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民间发明人拥有的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70%以上。
但对民间发明人来说,大量的专利拥有量和窘迫的生活状况使他们的处境极为尴尬。在兰州市,和孙生灵一样搞发明的民间发明人都比他好不了多少。兰州市通用机器厂职工张宾宝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的设备,发明创造已经折腾得他家徒四壁。取得专利以后,一些所谓的科技中介公司还以替他推广成果为名,榨取了数千元的“推广费”。
“民间发明人的创新成果转化太难。”甘肃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刘世宽说,发明成果不符合市场需要是造成民间发明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他说,很多民间发明人仅从一个奇思妙想出发而搞发明,其中虽不乏优秀的创意,但大多数发明没有关注市场,这无异于闭门造车。
刘世宽说,转化难,导致很多民间发明人的创造行为仅止步于拿到专利证书,而同时,一些发明人往往对于自己的科技成果过于自信,一条死胡同走进去,除了专利申请费,每年还要交专利年费,再加上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这种发明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一种包袱。
谁来为民间发明人提供社会支持?
“民间发明人的种种困境其实都来源于缺乏社会支持。”西北师范大学讲师陈积银坦言,与科研单位的职务发明人相比,民间发明人最大的困难就是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研究机构,因而难以享受到种种资源和服务。
“其实,民间发明人多处于生产第一线,他们的发明本可以和工农业实践紧密相连。”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谨说,由于民间发明人缺乏资源和服务支撑,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难以接触到有效的市场信息,所以就想到什么做什么。
陈积银说,从产生思想的火花到最终成果转化投入市场,发明创造应该包括多个环节。要使科研产品最终市场化,这些环节都必须与市场相连。民间发明人作为个人,在市场中处于明显的弱势。
孙生灵说:“在我30年的发明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查资料和用设备,自己掏钱,还要到处托关系,请客送礼之后才能借人家的资料和设备一用。”他说,筹集这些费用是让我们全家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些专家认为,发挥民间发明人的科技创新作用,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比如说科研单位的设备资料有效开放,政府部门提供科技供求信息等。”陈积银说,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的盲目劳动,也可以对他们的工作做到有效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