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阳市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中小学招生政策从今年开始做出较大调整。在实施新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何操作?6月14日,市教育局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专家、校长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发言人:市教育专家、市126中校长余秀林关键词:提高师资力量
如今择校热,其实家长主要是择师,如果教学质量好,学校硬件设施稍差家长也认可。目前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留住优秀教师,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
发言人:市教育专家、沈阳五中校长周琦关键词:不能突破新政策
出台新政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有意义,但我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后,再出现新的问题。是否仍会有人突破政策,到学区外学校就读?这些情况需要教育部门多掌握。沈阳从2003年开始启动薄弱学校改造,这些学校应继续完善管理制度,突出特色。如果校舍变新了,塑胶跑道也铺了,但师资还不行,那样家长照样不会认可。
发言人:市教育专家、新民高中分校校长刘长青关键词:规范化标准
原来成立民办公助学校符合当时国家文件精神,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促进了一些学校的发展,曾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如今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规范化学校标准,各校生均占地面积、微机数量等都要达到标准,向家长公布,给今年不能择校的新生家长一个满意的交待。
发言人:市教育专家、东北育才副校长钱胜年关键词:学校特色
教育均衡实质是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均衡,并不是千校一面,没有特色。实施均衡发展工程,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提高师资水平应以自身培养为主,以交流为辅,否则将不利于各校传统文化积淀和特色教育形成。在资金、物质资源配置上,要通过增量资源合理配置和余量资源的再分配来实现均衡,而不应削峰填谷。
发言人:市教育专家、市20中校长俞万祥关键词:资源共享
中小学新招生政策体现了公平,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政策出台后,如何在源头上遏制住择校。学校建设要以经济适用为原则的提法非常好,要力戒新的奢华和攀比。区域间资源共享要统筹兼顾,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益。本报记者李明欣摄影汪兴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