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6月15日电 北京市已供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住房供应的土地面积,占已出让住宅用地面积总量的53%,相当于北京市近两年的房地产用地总量。——日前,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透露的这组数据,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今,一边是全国各地的房价日益高涨,多数普通群众踏破铁鞋也买不到自己需要的房子;另一边是大量建房用地未能及时盖成商品房并卖给老百姓。我们虽不能认定这些土地都被闲置着、被囤积着,但肯定有被闲置的,且不在少数。少数开发商所谓“地荒”谣言也由此不攻自破。
北京现象并不是个案,相同的情况也为数不少。据悉,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将近400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用地总量的17.8%。城市土地闲置,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人民需求的漠视。这种情况值得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土地闲置。一方面,不排除开发商出于投机因素恶意囤积。另一方面,从土地供应到形成实际住房供应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比如招拍挂、规划、审批、拆迁等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前者,希望各地有关部门充分贯彻执行国六条的精神,加大对恶意囤积土地的处理,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数据,对闲置超期的土地该收回的收回,对违规开发商该罚款的罚款。对于后者,也希望各地政府加快手续的审批,尽量缩短土地从供应到开发所需要的时间,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房源。
城市用地寸土寸金。为加大居民住房供应,各级政府都拿出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应尽快将这些土地转为商品房,使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个环节一旦受阻,那么增加房源、改善结构、稳定房价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都有可能落空。
中央最近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出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科学发展。这也需要各地同中央保持一致,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努力解决或者保障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沈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