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祖凌 新报讯记者王祖凌6月12日,我国首位酿酒博士后在天津科技大学产生。郭坤亮博士利用“神舟五号”搭载的一批太空粮食种子,酿造出了“太空茅台酒”,并使白酒中的微量成分从231种提高到1400多种,开发了茅台酒的运用前景。
6月12日,郭坤亮博士在天津科技大学做了学术报告,现场回答了专家组的提问,最后专家组一致通过了他的研究报告,郭坤亮成为了中国首位酿酒博士。今年仅仅39岁的郭坤亮博士是科大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位进站博士后,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郭坤亮博士以茅台酒为中心,从酿酒、饮酒与健康、酒文化方面开展工作。他从茅台酒生产过程和“神舟五号”搭载的茅台酒曲太空诱变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00多株菌株,建立了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功能菌种资源库--茅台酒酿造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据郭博士介绍,2004年“神舟五号”飞天的时候,将酿造茅台酒的高粱、小麦、曲药三大原料带上了太空。他告诉记者,当时选择五星红旗、台湾的种子和由科技人员选出的国酒茅台的原料等带上太空,考虑到了这些都是具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代表性的物品。这些用来酿酒的原料经历过外太空的旅行后会发生变异,尤其是酒曲微生物,经过在天津科技大学的试验后,郭博士选择培育出了能抗氧化性的菌株和耐高温的酿酒酵母,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茅台酒质量和产量的优质原料和菌株。通过结合茅台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他酿造出“太空茅台酒”,并使我国传统白酒中可检测的微量成份从231种提高到1400多种,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样品预处理在内的白酒微量成份分析方法,剖析了茅台酒“放香”和空杯留香及茅台酒中酱香、窖底、醇甜3种单体酒的关键性物质。
王昌禄教授是郭坤亮博士的导师,对于他的研究成果,王教授认为郭坤亮是大学和企业联合为白酒酿造专门培养出来的。由于茅台酒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外交上都有着重大意义,郭坤亮恰恰是揭开了茅台酒的风味秘密,为丰富茅台酒的品种奠定了基础。同时茅台作为世界三大蒸馏酒,他的研究也给茅台酒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很大贡献,推动了我国利用现代技术改造白酒传统酿造产业的发展,并为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应用茅台酒微生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成为国内首位酿酒博士后,郭博士并未觉得值得骄傲,他认为出现酿酒博士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他比较幸运的获得了,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最好的。说到与酒的渊源,郭博士坦言自己以前是学医学的,在茅台酒厂专门研究有害微生物。在发现原来酿酒和医学都是研究生物技术的之后,便将兴趣转移到研究工业微生物上。他表示虽然目前“太空茅台酒”还只能“住在”试验室,但他会尽快进行研究,将这样的新型茅台酒生产出来,在口感、香味上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责任编辑:闫新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