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升温,狼来了?
SAT的机会实际依然主要掌握在那些成绩优异、家境丰裕的尖子学生手中,对大多数普通考生而言,SAT之路只能是一个梦想。
撰稿/梅璎迪 杨 江(记者)
尖子学生是备考主流
在上海新东方学校国外考试部主任王文山看来,SAT仿佛是一夜间在上海形成了一个小气候,3年前,就连王文山都不知道SAT具体是个怎样的概念。如果不是当年一个托福班学生的无意提起,也许至今中国内地都还不会有SAT考试的培训机构。
王文山说,3年前,中国对美国高考体系的了解仅限于某些位居金字塔尖的人物,“他们或是经济条件较好,或是社会地位较高,当别人还刚筹划出国考研时,他们却早在本科甚至中小学阶段就被家长送到了国外。”
“到美国去念书”似乎是一堵普通人难跃的“龙门”,迄今,内地的普通民众对入读美国大学的概念还始终与“海外关系”以及“大把钞票”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王文山第一次接触到SAT后就敏感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把中国学生打开美国大学之门的金钥匙,更重要的是将可能改变多年来中国学生留美读研的滞后现状,美国的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早已在香港和台湾地区设立了SAT考点,每年香港、台湾都有大量学生通过SAT考试前往美国就读本科。
2003年暑假,上海新东方办起了中国内地第一期SAT考试培训班,没有声势浩大的前期宣传,也没有成功的范例表率,第一期培训班却迎来了50名学员。王文山有些惊喜,他强烈地意识到了SAT在国内的民间潜力。
之后的几期培训班,学员人数几乎是以几何方式增长,2004年暑假,学员超过100人,至2005年暑假上升到400人,2006年的暑假尚未开始,报名人数已经接近800,SAT潜伏的追随者骤然浮出水面。
3年来,媒体鲜有对SAT的报道,新东方也一直保持着低调,“不需我们再做更多的宣传,SAT考生早已形成一个圈子,内部信息传递很快。”王文山说,当年,上海首办SAT培训班的消息不胫而走,北京、成都、西安等一批全国主要城市的新东方学校很快也相继开办出SAT培训班。
“这之前即便你经济条件再好,想把孩子送到美国读本科,不了解渠道也是很难成行的。SAT培训班打开了僵局。”王文山说。
中国学生通向美国高校的大门似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过,一般的中国家庭显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美国高昂的学费,除非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王文山算了一笔账,自费读完一所普通美国大学的4年本科,最少也得花费8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
内地目前没有SAT考点,考生必须赴港考试,这也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所以SAT的机会实际依然主要掌握在那些成绩优异、家境丰盈的精英学生手中,对大多数普通考生而言,SAT之路只能是一个梦想。
从SAT到SSAT
上海新东方学校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SAT培训机构,除了每年暑假报名人数会达到一个顶峰外,春秋以及寒假阶段,也都安排有为期两个月的短期培训,报名人数络绎不绝。
王文山介绍,报读的学员近80%都是来自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外附中等上海的名牌高中,并且这些学员往往都是这些重点学校中的尖子生。
“不安分”是这些尖子生的共性,他们普遍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自主,不愿受国内高考体制的束缚,“对他们而言,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只是一个底线,他们极其渴望能够挑战国外的一流大学。”王文山说。
不少周边地区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因为本地尚未开办SAT培训班,也常常到上海参加培训,2005年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就是来自苏州中学。
此外,新东方的学员中还有一些海外华人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同样对孩子入读国际一流名校寄予厚望,以期孩子进入美国的上游社会。
每年全球SAT考生中能获得满分的不到1000人,2005年有位美籍华人子女就以满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在美国华人中颇有影响力的网站“文学城”对此详尽报道,在华人圈中引起极大反响。
由于美国专为SAT开设的培训很少,不能满足华人子女考前冲刺的需求,而国内的培训班恰恰又精于应试的技巧培训,因此不少华人不惜“曲线救国”,将孩子送到上海强化突击。数字显示,2005年,仅美国、加拿大就有近200名学生到上海参加SAT培训,今年寒假期间也有近百名学员从世界各地赶来。
受SAT考试市场启发,另一种针对更低龄学生的SSAT考试培训也于今年寒假在上海推出中国大陆的第一期培训班。
SSAT全称是美国中学入学考试,上海是SSAT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唯一考点。“这项考试在上海进行得并不容易,不仅要求这些初中段的孩子掌握比托福更多的词汇量,而且没有奖学金,学生必须完全自费。”王文山说。
尽管如此,上海的第一期学员还是招到了30多名。“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已不满足于自己的子女到美国接受本科或研究生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就接受到美国的教育,以便更容易适应美国的教育环境,将来更容易考进美国著名大学。”
对中国高校的挑战?
在完全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内成长起来的孩子,十多年寒窗之苦后却最终选择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美国高考路,这一点王文山并不像圈外人那样感到费解。
SAT打破了依靠GRE留美深造的独木桥,在美国,四年制大学的数量多达三四千所,几乎是全球其他所有国家高校的总和。这样一个宽阔的教育平台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选择受教育的空间很大。
这对那些原本可以考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国内考生诱惑不小,“论学费,哈佛大学每年提供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4年累计18万美元。而论学校地位,哈佛全世界位列三甲。”在王文山看来,他也找不到中国精英学生放弃就读美国名校的理由。
王文山认为SAT考试对中国学生而言并非难事,在SAT考试中,华人的分数总是相对较高,这得益于国内的应试技巧。“如果一个从未接触过这类考试的中国学生,第一次参加满分为2400分的SAT考试,可能只能得到1000多分,但国内的培训较好地掌握了SAT的应试规律,往往只消3个月强化培训,不少考生就能考出2000多分的高分。”
王文山大胆预测今后通过SAT去美国读本科势必成为一个趋势。“港台地区的学生去美国读书大多都是自费,大陆这样的人目前较少,但大陆人口基数大,愿意掏出巨资送孩子去美国读书的人依然很多,而且今后还会更多。”
“普通中国学生流向美国等海外高校成为可能,并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教育资源的紧缺。”王文山说。
当然,在注意到SAT在国内悄然升温的现象时,人们也注意到另一种日渐膨胀的担忧,那就是,更多的精英学生转赴美国,对国内名校招生已是铁定的挑战,问题是,这是否也意味着我们面临着某种人才外流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