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居正门
郭老居住处
书有郭沫若诗的影壁
郭老青铜像
“妈妈树”
展厅一角
郭沫若旧照
郭老办公室
银杏树下,郭老坐像,神态悠然。 汪尧民绘
北京什刹海西南岸,千竿胡同口往北约30米,一间坐西向东的广亮大门边嵌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白玉标志,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巨擘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前海西街18号。
这是一套前有花园、后有二进四合院的建筑。正门悬挂着一块金字匾额,“郭沫若故居”几个大字由邓颖超于1982年9月题写。进门即见一幽静宽敞的庭院,细长的甬道通向坐北朝南的垂花门进门正对的前排正房便是郭沫若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后排罩房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房以及子女的卧室。回廊、暖廊将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连为一体。庭院间青葱一片,南瓜架,银杉树,百合,牡丹,银杏等等,都是郭老夫妇当年亲手种下的,历经风霜雨露,仍然健壮。
栉风沐雨 银杏依旧
银杏是郭沫若最钟爱的树种,他曾誉之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如今郭沫若故居院里生长得最茂盛的就是10棵银杏树。
“它是我一位无言的伴侣,树如有知,至少我一半的甘苦它应该是知道的。”郭沫若曾经这样描述一棵让他难忘的银杏。那是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赖家桥居住过的茅草屋前的一棵银杏,它陪伴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两部名著。
故居初夏的庭院里,有棵叫做“妈妈树”的银杏格外引人注目。这棵银杏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的挺拔的外表,还有它所见证的一段故事。1954年春天,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因为过度劳累,患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不得不离开6个年幼的子女去长沙接受治疗,当时最小的孩子还不满周岁。把夫人送上火车的第二天,郭沫若便带着孩子们到大觉寺的西郊林场选回一棵银杏树苗,种在了当时他们居住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郭沫若还为这棵树苗起了一个饱含深情的名字“妈妈树”,默默祝福着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能像顽强的银杏一样,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孩子们的身边。期盼没有落空,于立群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妈妈树”也逐渐长大了。1963年,郭沫若一家搬到前海西街来的时候,还特地带上了这棵“妈妈树”,把它看成了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郭沫若是这样礼赞银杏的。
“他在银杏树下度过了许多值得回忆的时光。”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是这样理解父亲钟爱银杏的原因。
书香满堂 遗珍遍屋
书、画、字,这是郭沫若故居最多的东西。无论走到哪间屋子,迎面扑来的都是淡淡的书香。东西厢房内陈列的分别是郭沫若的文学和史学世界。4个展室分别以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概括地介绍了郭沫若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研究和古代社会研究等各学科领域中的成就。
在西厢房展室中间,一只陈放在展柜的方木箱很特别。箱子没有油漆过,木板由于时间的久远已变成暗棕色。箱盖正面写着“沧海遗粟”4个端庄楷体字。这个木箱里曾经保存着上个世纪30年代郭沫若流亡日本时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大量手稿和其它史学手稿。从1929年开始,郭沫若创造性地将古代史研究与古文字研究结合起来,对甲骨金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这批古文字研究的手稿,全部由他用楷书按照固定版式写成,是价值极高的科学文献。1937年7月,郭沫若毅然归国抗战,为了躲过日本警方的监视,把这些手稿全留在了日本。直到1957年,在旅日侨胞的热心帮助下,历经周折,由日本岩波书店保存了20年的手稿箱终于物归原主。“沧海遗粟”四字就是郭沫若面对20年后失而复得的手稿箱,饱含激动之情写下的。这只不起眼的木箱,自此成为了郭沫若对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字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见证。
郭沫若故居的客厅墙壁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画,画中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缥缈,瀑布从云中飞流而下。画面正中巨石耸立,四周苍松、霜叶为伴。近看,山涧之上有一对夫妇临风眺望。这幅画出自国画大师傅抱石之手,他把画定名为《拟九龙渊诗意》,凭借他对郭沫若1958年游览朝鲜九龙渊的一组游记诗的领悟,和与诗人心灵的交流,作出了这幅名画。郭平英说:“画中的这对夫妇就是画家笔下的‘沫公’和‘立群夫人’”。在完成了这幅作品半年以后,傅抱石不幸因高血压病去世。因为失去一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挚友,更因为中国失去了一位天才艺术家,郭沫若无限痛惜。在其后的“文革”10年里,他时常惦念傅的家人,设法补贴其夫人家用,帮助安排其子女的工作,尽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所能尽的一切努力。
解脱一切 嶙峋洒脱
故居庭院的草坪上,郭沫若铜像安详地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放膝头,头微微上扬,目光平静而坦然,似乎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故居门外的马路上车来车往,热闹喧哗,一如当年……
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权相和珅的一座花园,后和宅被抄,花园遂废。同治时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此处被“乐家药铺”达仁堂买下,并推倒重来,建成了现在的格局,作了宅园。新中国成立后,乐氏传人把它捐给了国家。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所在地。1963年,郭沫若告别居住了14年的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了这里,直到1978年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这里,郭沫若度过了十年动乱,其间忍受了年仅26岁的爱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的悲痛,常常整个下午都默默地坐在书房抄写爱子的日记;他于1968年组织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河北满城汉墓。此外,他还翻译了50首生前未发表的英美抒情诗,创作了《李白与杜甫》,主持撰写了《故宫简介》,出版了《出土文物二三事》、《沫若诗词选》、《沫若剧作选》。外面世界的“喧哗”并未影响他在学术上追求的步伐。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伢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辟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郭沫若曾这样赞美银杏,他自己也在这样的境界中度过了最后的15年。
人物小传
郭沫若(公元1892年—1978年)中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主攻医学。回国后任过广东大学文科学长,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诗歌的开拓者之一。1921年他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了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诗作直抒胸臆,感情奔放,格调昂扬。同年与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是创造社的骨干成员。后又发表诗集《星空》、《恢复》等。抗战期间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他的历史剧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以独到的历史眼光,向传统思想进行了挑战,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和浓郁的抒情色彩。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开辟了史学研究新天地。1949年后,郭沫若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潮汐集》、《东风集》等,学术专著《石鼓文研究》等。在文学的各种体裁、翻译、文字学等各方面郭沫若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文人,又是多产作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