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越来越少的背后
保护展上,老艺术家遇到了熟人,几个朋友指着图片,讲讲山西梆子,谈谈京剧,聊聊沪剧……一段段精彩的现场说“戏”。记者随行,就像初入师门的学徒,似懂非懂,却欲罢不能。
但在谈到中国现存的戏曲剧种时,这些老艺术家却再无这样的轻松:上世纪50年代时,中国戏曲剧种有368个,到80年代初编纂《中国戏曲志》时为317个,2005年时剩267个,且这267个剧种中,有一半剧种为业余演出,有近60多个现有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
“不少地方剧种已经消失或正在走向消失。传统戏曲艺术不但逐步退出城市文艺舞台,而且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渐缩小。”
被誉为“浦江明珠”的沪剧,在沪剧演出比较兴旺时期,上海曾拥有20多个沪剧专业表演团体,苏南浙东沪剧团也有不少。但近年来,沪剧团体生存困难,大多陆续解散。据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介绍,目前兄弟省市的沪剧团已全部撤销,上海沪剧团体也只剩下沪剧院一个国家剧院。过去经常看到一出戏连演几个月,现在一出新戏能演10场已属不易。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指出,“戏曲的危机,固然有艺术形式上的原因,但主要是内容上的陈旧和脱离现实生活。”
保护要落实在具体剧种上
保护戏曲剧种已刻不容缓。刘文峰说:“保护戏曲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个口号、一种共识,更要落实在保护每一个具体的剧种上。”
对那些具有悠久历史、丰富艺术遗产,有很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剧种,如昆曲、京剧、闽南梨园戏等,刘文峰认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作为重点剧种保护,建立舞台演出、培养人才、搜集整理研究为一体的剧院。对那些历史虽然悠久,有一定艺术特点,但演出剧目不多、观众很少的剧种,如山西的赛戏、对戏,陕西的跳戏等,自然淘汰在所难免,但其中有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尽快拨专款,将有特点的剧目、音乐、表演用现代化手段记录下来。
而那些观众较多,演出较繁荣,处于发展中或新兴的剧种,国家和当地政府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其走进演出市场,经费主要靠演出收入,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但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院团作为艺术实验和示范单位。
206个剧种音像资料入“库”
关于戏曲保护的探讨日益精进,保护行动也在广泛开展。今年6月10日,中国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立法计划;在近日公布的518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入选数量名列榜首……
各地也在采取保护行动。山西临汾蒲剧院自筹资金,招收学员班,由剧院的老演员一对一培养。据了解,现在这批小演员已较好地掌握了本行当的表演绝技,并较好地传承了蒲州梆子的传统表演艺术。
茅善玉告诉记者,今年上海沪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一起进行沪剧班新学员招生,录取范围扩大到了江浙毗邻地区。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5年启动了《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建设,目前《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已拥有206个剧种的音像资料,初步完成了第一阶段搜集戏曲音像制品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