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2002级学生韩雪虹早早地起床,从位于城市东北角的校园出发,乘车1个多小时来到西北角的林机社区。8时整,社区里的36个孩子到齐了,她开始给孩子们讲第一堂课:话题作文。
每个星期天,韩雪虹都要来这里的“公益课堂”,为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特困户等家庭的孩子们讲课。在黑龙江省南部的这个中等城市里,同韩雪虹一样,有500多名大学生站在了“公益课堂”的讲台上,为孩子们播洒知识的雨露。
志愿者的一个想法成就一项事业
2002年10月,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涌进来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是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既然是学师范专业的,能不能发挥专长,帮助那些在经济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呢?”一名学生的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志愿者们的赞同,并得到学院团委书记周英慧的大力支持。
2003年3月,由团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北京四中网校牡丹江分校联合创办的“公益课堂”正式成立了。为了保证授课质量,牡丹江师院团委决定层层选拔,优选出一批授课教师。
吕宁是中文系2002级学生,回忆“竞选”时的情景,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当时不知道怎么讲课,也不自信。刚开始时是‘背’课,然后找一间无人的教室‘说课’,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两点,不知疲倦。”
吕宁说:“我选讲的课文是《雷雨》,记得当时到图书馆查遍了20年来的优秀教师教案,悉心研读,受益匪浅。讲课时还用黑板做了一个道具,将《雷雨》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用图表表现出来,效果很好。”
吕宁所在的中文系被分成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两个组。每一个应聘者都要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关,最终胜出者才能被录用。吕宁和韩雪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分别摘得师范与非师范类专业的桂冠。
又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15名大学生经各方面考核合格后,最终被确定为“公益课堂”的正式教师。“接过大红聘书的那一刻,觉得特别神圣和自豪!”吕宁激动地说:“为他人奉献一份力量,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
那个冬天,“公益课堂”遭遇寒流
“公益课堂”是一个公益性活动,来这里学习的学生不但不用交一分钱学费,而且还可以得到由“公益课堂”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料、书籍。
钱从哪里来?从一开始,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就为“公益课堂”确定了社会化的发展之路。在“公益课堂”的机构设置上,除了教学组等部门外,还设有内政社和外联社,前者负责“招生”,后者负责“拉赞助”,它们都曾有过一段“悲惨”的经历。
外联社负责人、数学系2002级学生刘利鑫的口头禅是“越挫越勇”。刘利鑫说:“出去拉赞助,十次有九次被‘挫’,但我从来没有气馁过,因为我感觉是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因此,我鼓励属下要发扬‘脸皮厚’精神,将‘公益课堂’办到底!即使无功而返,也是对‘公益课堂’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
当然,他们也有被感动的时候。体育用品、眼镜、服装、电脑等大学生消费品的经销商,是他们主攻对象。但有一次,他们在“游说”德克士快餐厅老板时,竟然拿到了300元的赞助。“我简直太兴奋了,300元钱能印多少张卷子啊!”刘利鑫说。
经费虽然捉襟见肘,但毕竟将“公益课堂”维持了下来。
“公益课堂”的教师们不仅不拿一分钱报酬,出去“招生”时还要搭上路费和盒饭钱。这些他们都能忍受,但在2004年冬天,“公益课堂”差点就挺不住了。
那年冬天,每个年级原来是两个班,结果合并成了一个班。有一次,韩雪虹上语文课时,只来了4个学生!
韩雪虹落泪了。同事们强装笑颜地鼓励她: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要讲好这堂课!擦干眼泪,韩雪虹走向讲台,所有的同事都放下手中的事,一起来听她的课,为她,也是为“公益课堂”加油!
这个寒冷的冬天,志愿者们第一次对创办“公益课堂”产生了怀疑。“难道我们做这件事没有意义吗?”“社会为什么不认可我们呢?”“问题出在哪里?”
春天来了
团牡丹江市委、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领导赶来了,与他们一起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家总结,北方天气寒冷、学生居住分散是造成“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牡丹江师范学院距市区较远,加上早晚天气寒冷,给孩子们上下学带来了很多不便。
问题找到后,志愿者也开出药方:冬季天气寒冷,可以调整作息时间,晚来早走;学校偏僻、学生居住分散,“公益课堂”可以就近办学!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诞生了:把“公益课堂”办到社区当中!但如果那样,“公益课堂”的教师数量又远远不够了。
社区“公益课堂”由此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报名来这里讲课,得到大家认可和通过评委考试后,就可当“公益课堂”的正式教师。很快,大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每天来讲课的人越来越多。
2006年3月,依托“公益课堂”开展的“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各个院系与牡丹江市的七个社区结成对子,大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公益课堂”、爱心真情、绿色文明、法律宣传、校园文化、科普推广等活动。
团牡丹江市委书记朱晓华说,“公益课堂”走进社区,它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又使他们走出校园、回报社会、体验人生,塑造了新一代大学生的形象。
本报哈尔滨6月1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