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上午,本报“共建和谐社区”大型公益活动第11站走进解放碑街道沧白路社区,来自沙区禁毒支队、沙区公安分局戒毒所的民警们,以及渝中区疾控中心、重庆恒昇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为居民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远离毒品课。沙区禁毒支队的民警们还专程带来了摇头丸、K粉、海洛因等毒品,让市民近距离地认识毒品,从而远离毒品。吸毒青年不懂戒毒知识自杀留遗憾
“毒瘾真的能戒掉吗?”昨日上午,社区居民周女士带着遗憾来找民警询问。她说,由于全家都不懂戒毒知识,去年,对戒毒没有一点信心的弟弟自杀身亡。
周称,其弟弟住在江津,没有工作,生活的空虚让他在1998年就染上毒品。全家人都希望弟弟能够戒毒。可怎样才能戒毒?这毒瘾真的能戒掉吗?周的家人感到茫然,听说一旦染上毒瘾就戒不了的,戒后又会复吸。去年5月,其弟弟因不堪承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自杀了。
“毒瘾肯定是能戒掉的,首先戒毒者要有信心,其次家人要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沙区公安分局戒毒所的刘强警官称,周女士的遗憾让我们倍感宣传防毒、戒毒知识的重要性。白领丽人须提防毒品减肥诱惑
当今新型毒品日益增多,青少年和白领成了很危险的人群——为了增加毒品的销售量,毒贩会宣传新型毒品的“好处”:可以减肥、减压。
王警官称,目前新型毒品主要有冰毒、摇头丸、K粉等,它们能使人兴奋或抑制,对身体的危害更大,连续使用让人产生依赖性并成瘾,会导致精神病或者失去生命。沙区某迪厅领舞小姐小静(化名)听信“摇头丸可以减肥,保持身材”的说法,开始吃摇头丸,然而保持身材的功效没看到,却变得枯瘦如柴,并上瘾不能自拔。
“吸毒后,人的各种器官受到损害,疾病缠身,以致体态消瘦,甚至衰竭而亡。”王警官称,为了减肥吃毒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家长要谨防孩子借毒消愁
昨日,前来咨询的大多是中老年居民,他们主要担心孩子染上毒品。
为此,王警官为家长们支招:不要孩子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不要孩子轻易和陌生人搭讪,接受其饮料、食物;在娱乐场所,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时要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不要孩子滥用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当孩子遇到郁闷的事,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散发毒品烟也构成犯罪
朝千路社区的范婆婆问到:听说有人专门把毒品放进香烟中,通过散烟的方式,让别人吸毒成瘾,还说烟是你自己要抽的,与他无关。遇到这样的事,对方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恒昇律师事务所杨律师回答,明知香烟中带有毒品,但在是他人逼迫之下吸食,或是受他人引诱而吸食的,对方则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或引诱他人吸毒罪;若事先不知道香烟中有毒品,对方假装散烟,使得他人吸毒成瘾危害健康,则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吸毒是传染艾滋病主要途径
一位沈姓市民问道:“蚊虫叮咬了艾滋病患者,我又被这只蚊子叮咬了,会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渝中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彭志军解释:“不会。经研究,血液传播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蚊子携带的病毒量,不足以引发感染。”他说,目前我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仍是吸毒,关于艾滋病知识的详细情况,市民可登录渝中区卫生局网站:www.yzjkjy.org或拨打免费咨询电话66556120查询。
记者 莫雪庆 陈亮 张水红 文 记者 周舸 莫学庆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