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信报讯(记者孙玉洁)位于通州的北京宋庄壹号当代艺术中心,近日用其3600平方米、三个展厅的宽阔展示空间迎来了有“艺坛怪杰”之称的易鹤达作品展。画家个展规模如此之大,以前并不常见。易鹤达的“发小”、相声演员德江还特意穿上军装,极为正式地前来给老朋友捧场。
“我第一次看到鹤达的作品,整整‘呆’了三个小时。”展览策划人、著名评论家吴鸿介绍,从1977年画家少年时画的第一幅“写实”油画到最近作品,一共200多件绘画、装置作品,作品都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完整地见证了画家近30年的创作轨迹。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一个特殊的个案,值得好好研究。
观众在欣赏易鹤达的巨大“弹弓” 信报记者 张越/摄
也许“易鹤达”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是电视剧《西游记》的舞美设计,广泛活跃于中国影视、戏剧、音乐、建筑等诸多艺术领域。
此次展出的一件名为《一地鸡毛》的装置非常吸引人。铁丝编织的硕大的弹弓,足有一人半高。弹弓前面是镶在墙上的若干镜子,地下则是一地红色、绿色的鸡毛毽子。易鹤达说,弹弓、毽子是他们那个年代生人小时候的玩具,是他心绪的写照。弹弓是一种极具张力的物件,地下散落的毽子则代表“支离破碎”。据介绍,这和画家叛逆的童年经历有关。
“我的理解是这是不同性别的玩具,弹弓是男孩玩的,毽子是女孩玩的。”昨天,前来捧场的易鹤达的“发小”、相声演员德江谈出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当天,德江一身戎装,非常正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家可能有点不适应”。
展览将一直持续到7月1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