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8日专电(记者邢静、马扬)许多人至今还记得,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将他们引入了科学的殿堂。45年过去了,记者在第16届全国书市上发现,尽管科普读物林林总总,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却依旧是早在1961年就开始发行的《十万个为什么》。
不断进步的科学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似乎难以撼动《十万个为什么》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十万个为什么》缘何成为经典
在书市的科普类读物展销区,王连庆老人正带着孙子选书。9岁的小孙子先翻看了一套百科全书,随后又选择了一本关于人类文明记忆的图书,最后决定购买新世纪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看着不累。”孩子告诉记者,尽管刚才那两种书介绍的领域也有意思,但是语言“太干巴”了,看不懂。
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批读者,王连庆对这套丛书充满感情:“这套书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他说,给孙子买的这个版本知识更新了,形式也更加生动,相信孩子会从中受益。
和王连庆一样,能够连接几代中国人科普回忆的读物,恐怕只有《十万个为什么》了。对此,有一组数字最具说服力:自1961年出版后,此套丛书已再版5次,销售总量达1亿多册,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仿《十万个为什么》已达100多个版本……而目前大部分科普读物的印数只有几千册。
当年参与撰写《十万个为什么》的叶永烈,用“难以望其项背”来形容我国当前的科普读物与这套丛书的差距。他认为《十万个为什么》在写作上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符合青少年的阅读爱好。
“《十万个为什么》是在政府、出版社和高水平作者的强力推动下,造就的经典科普作品。”现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道出该丛书长盛不衰的原因。他说,当年少儿出版社推出《十万个为什么》是在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成功,当时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动员了一大批科学家参与到这套丛书的编写中。这些科学家大都具备良好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一锅夹生饭”中的尴尬
一部作品能够长销不衰,既是对其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折射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的科普作品多少有些平庸。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原创科普读物在观念、创作和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进。
知识的单向灌输依旧是大量科普读物的最常用手段。新疆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李维青说,我国的科普读物大多还在遵循“灌输论”,居高临下,让读者处在被动的位置,是典型的“要我读”,而不是“我要读”。李维青说:“科学要有用、有理、有情,要变得完整。”
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创作的科普读物缺乏人文情怀,而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作又缺乏科学精神,“优秀科普读物作者在我国十分欠缺。”叶永烈说,要把抽象的、深奥的、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地、浅显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求科普读物作者“文理兼备”,还要敢写、多写。而目前国内的科普图书作者受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不具备深入浅出的能力,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解说,因而往往会给小读者带来枯燥的感觉。
“攒书”、跟风出书盛行,科普读物缺乏创新。在本届书市的科普读物展销区,内容雷同的《十万个为什么》有十多个版本,其中一些版本的结构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抄袭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使原创出版社利润大大下降,影响了他们在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对于国内科普出版现状,王一方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一锅夹生饭”:品种“糊”了,作者没“熟”,创作和翻译质量很“稀”,传统的科普理念又很“硬”。他说,这就使当前的科普出版产生了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书的品种越来越多但好书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读者的购买力日益增强,但对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却失去了判断力,不知如何欣赏和阅读了。
科普读物能否“破茧成蝶”
尽管困难重重,社会各界并没有对科普读物的发展放弃希望与努力。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这在机制、法规等方面给科普读物的创作者和出版界人士吃了一颗“定心丸”。近年,许多相关的部门和业界人士在科普读物的创作和市场营销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在原创方面,国内的科普出版界正在进行着探索。据了解,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写一套《十万个怎么办》,这套丛书把技术发明和人类文明结合起来,在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技术发明的意义。王一方说,要寻找最理想的创作团队去做这部丛书,希望通过这部丛书与一流科学家对话,为这个时代贡献一部科普精品。
引进是弥补国内科普读物不足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可怕的科学》《神奇校车》等一大批国外优秀科普作品进入我国图书市场。“科普读物的翻译引进既是一种替代,同时也是一种引导。” 叶永烈说。
尽管业界人士清醒地认识到,改变科普读物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科普读物的明天依旧被大家看好。叶永烈说,我们的科普作家要耐得住寂寞,作进一步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