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下一个按钮,上料斗缓缓抬起,里面满当当的垃圾被运入分解装置。经过自动分类处理后,10个小时之内,这些垃圾会变成富含养分的肥料。
前不久,新昌绿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这项发明,引来了十多位来自浙江大学、省发展规划处、环境监测中心、机电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教授。
事实上,有更多的眼光投向了它。
4月底5月初,省有关领导对这项发明作出批示:“请省环保、科技(部门)对此项目作一认定,若可行应推广使用”。
更有意思的是,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获知这一发明后,也派“特使”前往新昌悄悄考察。
正是凭借着这项发明,目前,新昌县每天产生的250多吨生活垃圾,全部被消化得干干净净,并日产35吨有机肥和20吨制砖原料。
一笔可观的效益账和经济账
走在绿夏公司厂区里,闻不到垃圾填埋场那种刺鼻的恶臭,空气里倒是透着栀子花的芬芳。
垃圾源源不断地运来,被装进粉碎机,被送入垃圾细分装置,塑料、橡胶、破铜烂铁被拣出;可燃物送入不需任何燃料的焚烧炉变成制砖原料;有机物被送进制肥设备进行高温高压水解反应,变成有机肥料。
省科技厅鉴定,这项发明至少实现了快速、无害、资源化等五个方面的突破,并具备了多方面优势。
据介绍,建成300吨垃圾处理能力的成套设备,只需4000万元投资,并且焚烧炉不用任何燃料,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同等规模的焚烧发电处理,则需要投资一两个亿。
此外,这个新型垃圾处理厂占用耕地面积只有40亩左右,同等规模的焚烧发电处理、填埋、堆肥处理,需要占用上百亩甚至几百亩土地。由于采用了高温高压水解法,无需添加酸性催化剂,也避免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不仅如此,这项发明还具备成本上的优势。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袁静波说,按常规方法,焚烧发电处理一吨垃圾的成本是100多元到200多元,使用这项发明,成本只需90-100元左右。
新昌县县长夏久传说,这项科技发明使全县城乡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成为现实。目前县里实行“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乡村中配置果壳箱和垃圾房(中转点),使过去一直很难解决的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出现明显改观。这项技术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
创新者说
唯有“一根筋”才能生存
一个斯文秀气的女子
站在这项发明后面的,是一位名叫“袁静波”的女子。
这是一个留着短发、戴眼镜的斯文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她极其爱干净。不但熟知她的人,就是她自己,也未必想得到会和垃圾结下缘分,并被人们亲热地称为“垃圾魔女”。
“转行搞垃圾,可以说是一群苍蝇逼出来的。”袁静波说。
袁早先是新昌轴承行业小有名气的女能人。1994年,她用4000多元办了一家轴承厂,4年就赚了500万。
袁静波显然很有经营头脑。而她的另外一大特点是———不管工作多忙,看报纸都是每天的必修课。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信息。袁静波一下子盘算开了:臭烘烘的垃圾看来并不是废物,肯定还有许多没被发现的价值。她认定这是个朝阳产业。
那以后,她一直很关注垃圾处理方面的信息。
1998年,袁静波到一位女友家做客。女友家收拾得很干净,但奇怪的是总有许多苍蝇。女友很无奈:“附近有一个垃圾堆放场啊!”
堆放、填埋,这种惯常的垃圾处理方式,可苦了住在附近的人。看着女友挥舞苍蝇拍,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想法,终于在袁静波脑子里成形。
三年投入1400万元水面上连个影子都没有
在国内,建一个垃圾处理厂,至少需要上亿元资金。
所以,当袁静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时,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有人甚至戏言:“你袁静波要是能成功,我名字倒过来写。”
有些“一根筋”的袁静波就是不听劝。她拿出所有积蓄,通过各种方法筹集1400万元资金,办起了全国首家民营垃圾处理企业———浙江绿夏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踏入一个全新行业,风险不言而喻。袁静波请专家研发、跑科研单位,并先后考察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100多个垃圾处理厂。三年的反复试验,1400万元消耗殆尽,却依然看不到成功来临的征兆。
那时,袁静波可以说是囊空如洗,大笔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家人本来就不支持,现在更是不愿意拿出钱来“扔到水里”。袁静波在香港做生意的哥哥说:“垃圾处理是政府部门的事,你个人何必趟这混水?”
未来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有时夜里睡不着,躺在床上发呆,竟然会闪过“一了百了”的念头……
“现在想想,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过当时,真的是极度绝望了。”袁静波不甘心。当年用4000元打下一片天地的精明和倔强,渐渐在她身上复苏。
恰在那时,新昌县委、县政府支援了一笔资金。靠着这笔资金,袁静波渡过了难关。
不久后,袁静波就创出了高温高压快速分解有机物技术。如今,这一技术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专家观点
推广这项成果意义重大
新昌县环保局副局长陈松平: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1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前来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汪小泉:这套设备具有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特点,在技术上是一种很大的突破,在国内还没有看到过,在国内中小城镇具有其适应性,投资小、推广价值大。省科技厅领导表示,将向省有关领导做汇报,为此项目的设备和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浙江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钱信浩:这项成果投资省、占地少,特别适合县市一级城乡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我国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推广此项技术成果意义重大。
(记者兰烂阳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