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强“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共同心愿 厦门市代表团工作人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克智进行项目成果对接。(王协云 摄)
本报讯 (特派记者 刘艳 通讯员李春妮)如果说每年9月8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点是“引资”的话,那么,每年举行的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6·18”)的重点就是“引智”了。在今年“6·18”交易会上,包括厦门在内的全省九个地市,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引智”大比拼。
对接现场: 60名院士成追逐焦点
“6·18”交易会上哪个展区最热?大家会给出同一个答案——院士展区。在“6·18”交易会上,院士们和近千名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确确实实成为了政府部门、企业追逐的焦点。能与60名院士直接面对面、零距离沟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很显然,大家都非常珍惜。
厦门代表团更是有备而来,仅市发改委就派出了20多名工作人员,专程来与大会邀请的院士、专家对接。中科院的周恒院士是流体力学家,他在2000年左右来过厦门一次,在我市“6·18”工作人员的盛情邀请下,他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了解厦门。陈运泰院士来自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他真诚地提出建议:一个城市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意防灾降灾,减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还有6位院士,被厦门工作人员对接的积极性所感动,专程从福州赶往厦门,与厦门企业进行技术需求对接。这6位院士涉及的领域有焊接工程、装备维修、资源环境、机械工程等,都与厦门的产业发展方向相符合。
今后发展:“产学研”合作为重点
一方面,政府部门、企业希望院士、专家成为其发展的“智囊团”,另一方面,院士及高校的科研专家也对政府部门、企业的热情,表示出积极的回应。
集美大学校长辜建德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过去高校的科研,往往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成果上。论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场。企业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因此,我们要致力做好科研成果的二次开发,把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将项目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据了解,集美大学今年共带来了35个对接项目,其中“集美大学进驻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设立软件研发基地”、“集美大学与厦工合作建立的工程机械液压实验中心”等项目已经正式签约,这些都是“产学研”合作的项目。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厦门市很重视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项目,不仅有机会得到“6·18”相关资金的扶持,而且还能得到厦门市相应配套优惠措施的扶持。随着厦门市各种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6·18”作为促进产学研发展的推进器,必将对厦门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需浇水草坪 应用前景看好
(来源:厦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