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雷:“让所有电子产品都有一颗中国芯”
颁奖辞
他的理想
“让所有电子产品都有一颗中国芯”
他的团队
竖起了抵挡外来IC巨鳄的铁壁铜墙
他让复旦微电子
在香港创业板上
第一次有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的路径
他以商业投资为支点
让资本、科技、产业 和谐起舞
创造财富增值的新传奇
2001年,首届上海企业青年经济风云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上海市首届十大IT新锐人物;2003年,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代表、第九届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国集成电路最有影响的25位人物”;2004年第二届上海科技企业家创新奖、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贡献奖;2005年第十二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和第五届“杨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施雷,便是这些荣耀的主人。
一位管理系毕业的研究生,充分展现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上的才华,凭借对于市场和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在主导创建了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之后,短短八年间,迅速成长,实现多项国内第一,该公司快速上市至今仍成为业内难以复制的神话,施雷因此也被众多投资银行看做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创业奇才。
1998年时施雷已经是上海商业投资(集团)公司下属一个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还关注着IC设计在中国的前景。在与实验室的故交商谈后,他主导了上海商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由上海商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80万元、复旦投资价值270万元的无形资产及个人集资250万元的方式,确定了复旦微电子公司的成立,并出任总经理。
同样的年代,那时中国国内芯片业的主流思想是“重制造、轻设计”,中国没有自己的芯片设计产业,而在产业链中不把握住顶端,也就是没有对产业的主导权。
与其他的公司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复旦微电子内部职能人员非常少。过去人力资源部门和行政部门都只有一个人,而且不是部门主任,只是员工。重设计、重销售而轻行政,是施雷清除“办公室政治”的策略。“办公室相关部门就是公司政治的发源之地,并会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膨胀。不加以严格管理,公司人员很快会被各种是非搅晕。”一心清除办公室政治的施雷从两个方面入手:“控制规模、控制职位,加强职能人员的服务意识,让他们明确是在为公司从事服务工作。”
施雷在公司里强力推行“岗位至尊”,没有资历、职称之分,所有设计人员机会均等。无论是谁只要觉得自己有把握拿下市场部门提出准备研发的项目,都可以“揭榜”,所拟订的方案如果通过了专家的评审,就可以在公司内部自由“组阁”,经费、人员全权负责,并建立“项目银行制”,使公司的设计人员能够从该产品销售所得中享受应有的部分。此举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也大大缩短了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
1999年,复旦微电子产品月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万元。2000年,复旦微电子H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IC设计上市公司。2001年,《亚洲金融》杂志评其为“中国大陆地区最佳管理十佳企业”。之后的发展似乎是一帆风顺,一连串的荣誉接踵而至。对一个成立至今只有八年的IC设计公司而言,公司的业绩可以用辉煌来形容。
马云:让商人们能够挑选整个世界
颁奖辞
阿里巴巴
他让商人们能够挑选整个世界
他催生的淘宝
使人们购物的快乐在网上延伸
他和雅虎的战略结盟
掀起了互联网上的惊涛骇浪
他用他的激情和创新
改变着传统的消费习惯
并为互联网带来了
最为阳光的财富
人说,马云有两把刀,一把在脸上,一把在嘴里。
脸上的那把隐藏在笑容中,笑起来时,一道深深的刀痕时隐时现。用马云嘴里的那把刀来形容,“男人的相貌通常都是和才华成反比的”。
口才和样貌,马云的两把刀,两样进攻的利器,同样引来了众多的关注。在互联网界,这两样都是足以引来眼球的东西。
“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2000年7月17日美国《福布斯》的封面文章报道了一个中国企业家。记者笔下这个顽童模样的人就是马云。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一户普通人家。读完中学,据说当年马云想考的是北大,不过数学成绩却不理想,于是最后进了杭州师范学院专科,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
这个专业也为马云后来的事业建立了颇为不错的基础,也使得马云的第二把刀更显锋利。
多年之后,当孙正义第一次掏出真金白银购买阿里巴巴股份的时候,马云告诉外界,他只用了三分钟就说服了孙。如果马云不是学的外语专业,即便有再好的口才,加上旁边一个翻译,那么说服孙正义的时间将至少多花一倍。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HOPE,希望的中文译音)。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靠这笔生意,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而且他是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
1995年马云30岁,他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不过,马云却有其他的想法。1994年底在美国出差时,他第一次见识了互联网,没有人知道马云当时有多震撼。回来之后他便创办了“中国黄页”。两年之后,他受邀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参与多个政府网站的开发。
1999年初,马云离开外经贸部,回到杭州创办阿里巴巴。在杭州马云的家里,被称为“18罗汉”的18个创始人开始了阿里巴巴的征途。
办翻译社和义乌相关的点点滴滴不仅给马云留下记忆,更重要的是可能给了他创办阿里巴巴的灵感。虽然马云从来没有解释过灵感到底来自哪里,只是在不止一次的场合提出,“互联网就是要为中国的企业服务,带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互联网上的义乌商场,这是否来自马云对义乌的理解并创新呢?
不过在当时,互联网界并没有人看好马云。2000年的互联网,大家玩的是概念,但却没有真正的赢利手段,广告成了惟一的利润来源,而对很多网站来说,却是不稳定的利润来源。
到了2002年,马云依然不被看好,虽然此时生活服务类的网站已经开始盈利,而一些门户网站也找到了增值服务作为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马云还在奔忙,甚至一度再扩张之后退守杭州。
而在2005年之后,再也没有人会这么看。这一年,“淘宝”几乎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代名词,而也在这一年,雅虎、阿里巴巴的并购成为当年春节期间互联网最大的新闻。在随后的“西湖论剑”上,与会的互联网精英承认:阿里巴巴的模式才代表互联网真正的发展方向。
马云改写了中国B2B的历史。
秦文波:中国最年轻的飞船副总指挥
颁奖辞
神舟六号
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梦想
他就是其中的一位造梦人
他的目标
锁定在太空中
于是
在升腾的火焰中
在浩瀚的苍穹里
有了中国人的矫健身影
有了东方龙的呼啸强音
我们所期待的是
神舟七、八、九号的梦想成真
1966年出生的秦文波已拥有十多年的飞船“船龄”:199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不久,秦文波便因表现出众调任“神舟”试验飞船调度员。1999年,“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后,他被任命为飞船副总指挥,迄今仍是中国最年轻的飞船副总指挥。
1996年12月,此时,神舟飞船的研制正处在关键阶段。秦文波回忆,那段日子只有“没日没夜”可以形容,不说大话的员工们只有把这一年的睡眠尽量压缩,来换取成功后的安心。经过大家一年的拼搏,飞船推进分系统,在1999年做好了开赴发射场的准备。
33岁的他承受这么大压力,似乎有点早。那年的冬天,他经历了戈壁的严寒,也经历了航天这份事业所给予的太过复杂、太过丰富的情感。秦文波在成功后的一醉,融进的是一个航天人的悠长思绪、无尽回味。
而六年后的“神六”返回,是10月17日,正好是秦文波的39岁生日。他说:“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大的生日礼物。”
为了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秦文波带领队伍查隐患,针对太阳帆板出现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成立了攻关小组,并提出“稳扎稳打,眼见为实,水落石出”的口号,踏上了艰苦的“归零”之路。在秦文波的带领下,科研人员把从“神二”到“神五”四艘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共分析了上百万个数据。当现象全面复现,机理清楚之后,秦文波又要求建立热运力模型,请专家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秦文波和他的团队又在北京怀柔做了两个多月的热真空试验,最后请专家进行评审。
从2005年春节长假的第二天开始,秦文波一连五次赶往天津,对提高产品可靠性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与805所的科研人员,一次次分析数据,细心判读,一字一句修改归零方案,终于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攻关下,把研制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不降标准的归零,在2005年6月按期通过出厂评审。
一直为“神舟”飞船而忙碌着的秦文波,已是满头银丝了。他平静地说:“飞船的成功凝聚着千万人的心血,那些为了确保成功而与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的日子最为难忘。虽然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从中我却获得了一位指挥者应拥有的真正财富。”
周海江:很古典很国际的一颗“红豆”
颁奖辞
他扩大了古典诗歌的涵义把“红豆”从相思的信物转变为亲切的温暖他变努力工作为聪明工作变红豆制造为红豆创造要让那些穿着红豆服装的日子成为一段美好而温馨的记忆他矢志创新,打造中国服装世界品牌
红豆集团近20年的发展经验,就是走创新和品牌的道路。
去年2月7日的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封面,记录的就是这位中国企业家———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报道出来后,周海江有些吃惊,因为当初采访时,对方并没有说是上封面。
作为中国第二大服装企业的掌门人,这似乎意味着外界已将周海江视为中国服装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标志性人物。
实际上,无论是学者周海江,还是企业家周海江,人们对他的评价都离不开“创新”二字。无论是1988年他辞教从企,还是从红豆车间基层做起,先后担任车间主任、厂部秘书、副厂长等职期间,创新一直是他的特点。
1988年,周海江顶着无数的压力辞教从商。18年来,他使红豆从一个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乡镇企业,成长为如今的全国服装行业旗舰。如今,红豆的发展如日中天,但周海江从未停止过他的探索。
1997年,留学归国后的周海江就有了一个观念,中国企业家要有三种精神,即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一直以来,中国服装企业自主品牌无法走出去,大多企业靠给国际品牌代加工赚着低廉的加工费。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服装企业技术和设计的短腿,变“制造”为“创造”。
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在红豆集团,企业每申请一个专利可得到集团的奖金1万元,专利开发者也将得到优厚的奖励。到位的激励措施,使科技人员爆发了极大的积极性,仅知识产权一项,去年一年就已申请专利178件,同比增长52%。
“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南方红豆杉盆景栽培方法、子午线公司的‘四层结构钢丝带束层轮胎’,在产业化生产中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回报。红豆的专利全部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销售额达20多亿元。”周海江表示。
去年11月21日,由红豆集团与著名设计师王鸿鹰连手打造的“Hodo”高档女装在北京饭店一亮相就受到了业界的追捧。
按照周海江的话说,红豆想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名牌,必须抢占高端市场,Hodo高档女装的推出就是探索。随后,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颁奖典礼上,Hodo高档女装不仅把最佳风格设计奖揽入怀中,设计师也再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荣誉。
为了配合红豆进军高档服装市场,红豆启动了企业新形象。新的企业形象解决了红豆品牌进军国际市场不好发音而不利于品牌传播的难题———因为红豆全新的Logo一反以前红豆Logo的具像,而是以音译字母“Hodo”为设计创意,体现了传统中追求时尚、民族中追求世界的大气。
周海江说,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红豆已经制定了未来三年再翻一番达到200亿元的发展蓝图,而目标的实现依靠的就是品牌创新。
南存辉:更新着“温州模式”的时代特征
颁奖辞
他在传统行业中突出重围
用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铺设了三条通往现代企业的桥梁
他把个私企业的散兵游勇
打造成低压电器的集团力量
他用乡情亲情和市场法则
编织了“温州制造”的营销网络
他与通用的携手联合
开启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新路径
他以绝决的姿态
摆脱了块状经济的魔障
一次次更新着“温州模式”的时代特征
无论南存辉出席什么样的企业家聚会,一会儿的功夫,在他身边就会聚集起一群人。不时有相熟的人上来问候,也包括不那么熟悉的。
在温州当地的企业圈,南存辉的人缘素来很好。在多年的从事经营之后,南已经成为当地公认的领袖。
南存辉的出名始于他的创新。
1984年,南存辉和一位小学同成立了求精开关厂。在当时,乐清当地的低压电器一度被认为是劣质产品。
南存辉从上海请来了专家,慢慢地求精开关厂在一片混乱的状况下打开了局面。“假如你把事情做对了、做好了,大家都会服你,那生意自然会来的。”
质量不仅为南存辉赢得了客户,也让他获得了信用融资:在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当时,因为可靠,他在当时就能够占压供应商货款2-3个月,占压的款项占到总资产的30%-35%。
到了1991年,南存辉和原来的合作伙伴因生意上的分歧而分手。南存辉也由此开始了再一次的创新。
分家之后不久,美商黄李益以投资25万美元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南存辉的公司,由此也诞生了“正泰”。接着,南存辉的弟弟、侄子、妹夫等亲戚四人也陆续成为正泰的股东。而南存辉则是正泰的核心、锋线人物。
而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在正泰,在整个柳市的低压电器行业,南存辉已经成为了领军人物。由于设立了许可证制度,把柳市当地80%的企业挡在了门外。有人就找到了南存辉,一番商量之后,达成协议,后者给正泰贴牌,正泰收取品牌费和管理费。
两三年后,这种为正泰贴牌的企业达到了38家。要和38家企业同时打交道,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发生渠道内的串货,正泰陷入了管理的混乱。
南存辉把成员企业主拉到雁荡山开会,讨论“合好还是不合好”,最后决定统统合并。于是,让这107名“山大王”全部成正泰私人股东。
这是正泰历史上颇为有名的“股权稀释”,南在这一过程中股权下降为不足30%,而资产却膨胀了数十倍。
“对人家负责,人家自然会支持你”,这是南存辉从商生涯中一以贯之的信念。
辛颖梅:攀登在科技界的险峰绝顶
颁奖辞
她是科技场上的“花木兰”驰骋在软件行业的国际疆域上她以伦敦证券交易所令人瞩目的成功实践着自己“创新发展,产业报国”的理想她率领她年轻勇敢的团队攀登在科技界的险峰绝顶并在业界的制高点上印证着她的事业是中国软件业的一柱擎天
25岁下海经商,依靠过硬的专业技术、创新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敏锐的洞察力,自信的她为自己打出了一片天空。从1998年的150万元注册资金到如今的市值10亿元,许多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女性创造的财富。但当了解她的身份之后,许多人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她就是拥有60多项自主开发产品、一个研发中心、4家分公司的著名软件企业当家人,中国妇女九大代表、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辛颖梅。
1992年25岁的辛颖梅毅然辞去了工作,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和中国华诚集团组建了南京奥尼斯特电子有限公司,最终担任了公司总经理。
就在合资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辛颖梅敏锐地发现行业应用软件在中国的广阔市场和无限商机。“不安分”的她又动起了独立创业的念头。这一次,她辞掉了20万年薪的总经理职务,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辛颖梅无意中了解到装饰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急需管理软件的信息。而针对公司盈利模式糊涂、经营方向不明的情况,辛颖梅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在与公司技术人员共同钻研8个月后,及时推出了《天商2000智能商务管理软件》,该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小型技术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经过此次转型,企业明确了软件开发、推广、销售的经营定位,也为擎天公司以后大踏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擎天公司正式启动了海外上市的工作。辛颖梅认为,软件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必须立足于更高的起点,融入国际大环境,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才可能突破和发展。经过大量调研工作,2006年6月,擎天科技成功在伦敦证交所上市,作为第一家登陆伦敦AIM交易市场的中国软件企业,首次便募集1700万美金,引起英国资本界广泛关注。
“现代社会并不缺少女性创业的氛围,反倒是有些女性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自己把自己变为弱势群体了。”辛颖梅很不希望女性成为弱者,女性要想在社会立足,应该有自强不息、持续创新的意识。自己所从事的软件行业属新兴高科技行业,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快,女性从业比例很小。在这种现状下,女性更需要自强不息、不断创新。踮起脚尖,伸直胳膊,努力向上是辛颖梅创业以来一直遵循的奋斗原则。在合资公司时,她从基层的程序员开始干起,全凭自己的努力和打拼,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吴跃:点燃了国产直升机的起程
颁奖辞
他用直升飞机的方法拉升航空高科技产品的创新能力他那燃烧的青春火焰点燃了国产直升机的起程于是在中国明朗的天空下他划下了瑰丽的弧线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又称六○二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直升机设计、试验和相关课题研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近年来六○二所承担着国防现代化重要武器装备之一———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作为该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的吴跃,以其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团结带领身边的科技人员,以满腔的热情,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型号研制节点的各项任务,开创了中国直升机研制“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多型号并驾齐驱的新局面。
1987年,吴跃放弃了去沿海发达城市工作的机会,只身来到六○二所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工作十九年来,他先后参加了直八直升机、直九直升机、直十一直升机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等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在航空电气、特设及其综合控制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挑战,他喜欢迎难而上。在型号指挥和技术决策的第一线,他以敏锐的观察、超前的思路、前瞻性的判断,大胆摸索,小心求证,科学决策,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一个个在国内直升机研制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在他的带领下,这支研发队伍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国外完成同类直升机所需多年时间完成的任务,创造了直升机研制史上的奇迹。通过该型号的研制,使我国直升机研制能力向前推进了十到十五年。
2004年由其主持研制的超轻型直升机、无人直升机及其他超轻型旋翼飞行器亮相珠海航展,反响强烈,开创了我国轻型直升机研制的新局面。2005年该所研发的13吨级8F型通用运输直升机成功实现首飞,填补了我国的重型民用直升机的空白。同年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发6吨级直升机,纳入了中法两国政府合作框架。
1999年,我国某海军舰队将承担一项搭载直升机的出访任务,舰船急需装配直升机舰面电源等保障设备系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国内一些专业配套厂家无法承担该项任务,吴跃看准时机,大胆请缨,经过半年的艰困奋斗,终于优质准点地完成了该项任务,同时也为六○二所打开了舰艇保障支援设备这个广阔的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业绩突出,吴跃多次获得表彰。2004年吴跃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航空工业劳动模范;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李书福:创造中国自主创新的汽车品牌
颁奖辞
因为他的无悔追求
中国汽车十强里有了民营企业的位置
因为他的自主创新
法兰克福的车展上飘荡着中国元素
他要用经济型轿车
为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书写幸福
他要大声地告诉全世界
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
已经成了世界造车业
不可忽视的一个吉利音符
汽车狂人李书福,8年前进入中国汽车业时夸海口要让中国的街道上到处都跑着吉利汽车。8年来,李书福的创富传奇足以载入世界汽车发展史。
李书福说,到2010年,吉利汽车整车的产销量将达到100万辆;到2010年,吉利汽车将拥有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习惯的15个系列整车车型;到2015年,吉利汽车将进入中国汽车前五名……
“车神”李书福还说:“在战争年代成长的人,他就喜欢打仗;在商业时代成长的人,他就喜欢竞争。我是在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里成长起来的人,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
李书福干过不少行当,从做电冰箱零件,到办电冰箱厂,再到建材业、摩托车业、汽车业,“车神”的名头得来靠的是智慧、胆量和创新。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凭着筹集到的1万多元钱,租了5间旧房子,与人合伙办起了北极花冰箱厂,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之路。那时候还是卖方市场,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出去。在这种大好的经济环境下李书福的冰箱厂经营得很好,年营业额有四五千万元。
电冰箱厂为李书福赚到了不少钱,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他不得不放弃了电冰箱的生产。电冰箱停产了,李书福就到深圳大学读书,学习经济管理。
从深圳大学毕业回到台州后,李书福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重整旗鼓。在当时来说,摩托车行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
1992年,李书福的浙江吉利摩托车厂终于在历尽艰辛之后成立了。产品一面世,便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用李书福的话来说就是:“简直卖疯了!”
1994年,吉利踏板式摩托车销量还在一路攀升,李书福却做出更惊人的决策:造汽车。
李书福的决定是从实际出发,先走低档路线———“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
李书福大胆吸收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动力来自竞争压力,也来自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的愿望。他赋予了专业管理者以很大的信任,在这个看似“家族企业”的企业里,大部分“要人”都非“李家军”。
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进入,不断改变着吉利的面貌。吉利汽车不断刷新其市场纪录,连续三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蒋浩民:他让50%的国产车披上宝钢的外衣
颁奖辞
当你打开国产轿车的车门时
你就有可能触摸他的技术
当汽车钢板成了国家钢铁水平的一个指标
他的成形技术就是桂冠上的明珠
虽然消费大众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
但他却是大众汽车公司里最被认可的宝钢人
在梦里
他用对事业的一腔热情
融化了冰冷生硬的汽车钢板
并把钢板变成了一块柔滑的真丝
为全世界的汽车量身定做
华丽的外套
天衣无缝“这几天上海人都在休假,但我在加班。别人看世界杯,我只能看世界杯比赛的结果。不过,8进4、4进2那几场,我是看定了!”34岁的蒋浩民博士不无遗憾地说。
蒋浩民喜欢足球,喜欢那些真正的跌倒了又爬起来的汉子,这像极了他做技术研究。他获得过无数个奖项和荣誉,因此他能用最平常的语气陈述中国钢铁业和汽车业携手的种种壮美。
1996年6月18日,大众桑塔纳轿车厂对外宣布,停止向宝钢订货。这扇刚刚向宝钢敞开的大门关闭了。宝钢领导层下决心把通向市场的大门重新打开。
这年冬天,蒋浩民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操场上倔强地奔跑。两年后,他带着博士学位离开了学习和生活了9年的哈尔滨,他的履历上一行字特别醒目: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离开哈尔滨,蒋浩民有很多选择。有出国的机会,有许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这个一心想把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的蒋浩民,似乎嗅到了汽车市场这个未知世界的急迫需求。那是1998年。
然后蒋浩民爱上了玩汽车。但他玩的,是开发国内外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问题,是解决国内高品质汽车用钢能否大批量稳定使用的技术难题。
2001年,对蒋浩民来说,是最有分量的一页。
蒋浩民领衔宝钢重点科研项目———上海大众帕萨特轿车钢板成形技术研究,就在这一年,他熟知了无数前辈探索市场所积累的经验教训。那一年,刚入战壕的蒋浩民,有另一个天大的惊喜———儿子降生了!
“当时正在为帕萨特做技术巩固的研究,儿子的到来是一个特别的礼物。孩子需要一个代号,我就给他取名‘特特’,一层意思是表明一定拿下‘帕萨特’的决心,另一层意思是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有特殊的作为。”说起儿子,蒋浩民笑了。
蒋浩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中国首辆全镀锌轿车用钢板的整体国产化”,就是说要让帕萨特全身零件国产化。
35摄氏度高温下,蒋浩民和他的同伴彻夜在冲压机生产线上进行分析调试,一个又一个难题,一个又一个思维盲点。蒋浩民摇晃一下沉重的大脑走出车间,买一把雪糕递到同伴们手上,转眼见,雪糕吃完了。蒋浩民问,还要不要?同伴们异口同声说要。蒋浩民又问,还干不干?同伴们说干!
一直到2003年6月,帕萨特轿车整体零件通过认证,并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科研成果实现市场转化的典范。蒋浩民夸父般的精神,终于被成功的喜悦紧紧包围。
现在的蒋浩民是宝钢集团的首席研究员,汽车钢板的技术代表。蒋浩民领到了一把打开世界汽车市场之门的钥匙、一张踏上工业现代化的通行证。
“是宝钢给了我一个支点。”蒋浩民用这个支点撬动着世界汽车的大舞台。
刘庆峰:中文语音产业的领跑者
颁奖辞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刘庆峰今年正好33岁。“年轻是我们最大的本钱。”这是刘庆峰最常说的一句话。“我和我的团队基本上是七八十年代出生,我们很小的时候,甚至一生下来就呼吸到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冒险创新、不怕失败、有梦想与生俱来。”
1990年,17岁的刘庆峰刚踏进中国科技大学时,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理论家。他绝对没有想到10年后,只有26岁的他成了依靠知识获得财富的“知本家”。1999年11月11日,以刘庆峰为首的中国科技大学6位大学生因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能听会说”的中文电脑,获得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之前,国内中文语音市场几乎100%掌握在IBM、微软等国际大公司手中。
刘庆峰因为在此项研究中做出多项关键技术创新,贡献尤为突出,获得个人最高股权奖励,并走马上任成为新成立的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讯飞从5年前成立时的18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人;最初创业的18人,5年之后还有15人,走掉的3人都是出于家人出国的客观原因而恋恋不舍地离开的;2000年组建的6人核心管理团队,至今稳定团结。这些数据,在当今人才高流动性的IT行业堪称奇迹。目前,公司产品占据中文语音主流应用市场80%的份额,刘庆峰成为国内IT行业一颗迅速崛起的新星。
作为一家以技术立足的高科技企业领军人,刘庆峰深知,知识要成功地嫁接资本,就必须让资本看到你的产业方向具备大规模爆发的前景,看到你的技术所奠定的优势地位,是人家通过简单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能够仿效或达到的。按照这一思路,在创业之初,切不可片面强调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作为企业家,首先就要把握好技术方向,从技术上创新。刘庆峰说:“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运作,形成了市场战略的三架马车,就是我们的语音平台、语音互联网和语音合成芯片。正是由于技术上的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再加上良好的市场运作和开拓,使得语音产业取得了新进展。”
刘庆峰和公司团队正是靠着对核心技术优势的追求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使得他们忍受了长达3年寂寞的投入期,包括头一年在市场开拓上的颗粒无收。从2002年公司开始实现赢利,并开始在手机、车载、通信增值这3个当今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领域内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