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
上一周,我的长征队伍从江西省进入湖南省东南部,追寻着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向西行进298公里。在湖南省郴州市辖区的临武县金江镇结束了一周的行军任务。
5月29日队伍继续踏上出发以来第五周的行程,但是瑞金出发时26人的队伍现在已经少了一位队员——51岁的老兵刘少东,因为腿部不断加重的伤病,在他自己尽了自己最大努力,队员们也想尽了办法之后,为了不拖累大家,挥泪退出了我的长征。
同期:
陈宗富:可以26个人再报一次数吗?
韦燊:报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缺一
刘少东:这面旗帜将与我的生命长存。
李长晏:这种情况你跟我哪天也会这样,不要再哭了。
解说2:
告别刘少东后的这一周,《我的长征》计划行军165公里,向郴州市西南的永州市道县审章塘瑶族乡行进。在这周的行程中,队员们经常走在被当地人称作红军小道的乡间道路上。比起上一周,虽说不用翻山越岭,但阴雨天气里的泥泞小路,走起来并不轻松。
72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一路段时,已经征战一个多月,先后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为了摆脱敌人追击,红军常常急行军,一路上不少战士因为伤病掉队而牺牲。今天沿途依然可以看到无名红军烈士的坟墓。
当地向导:这里是1934年红军路过这里,有六位红军受了伤走不动了,然后土匪就杀害了,在这里牺牲了六位烈士。
队员:向红军烈士公墓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队员:看横批——自有后来人。
队员:红军长征自有后来人,烈士们,安息吧!向左转,齐步走。
记者:是什么人来扫墓呢?
向导:花是临武县里各单位上的人在这里来纪念。我们年年到这里来扫墓,给红军做纪念的。
记者:经常会有人来扫墓吗?
向导:经常有,我们从小学到现在,我年年在这里来扫墓的,纪念红军烈士。
向导:纪念碑是我们去年花了两万块钱组织修建的。在这里长眠的是我们一个老红军,另外有六名是解放蓝山县的解放军战士。
马存景:红军战士用热血浇铸了人民共和国的大厦;用忠诚铸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我的长征》队员瞻仰革命烈士公墓,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请革命先烈安息。
解说3:
在这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队员是马存景,大家都喜欢叫她马阿姨。
崔永元:马阿姨,吃个派。
马存景:谢谢,谢谢。
解说4:
马存景虽说体力不如年轻人,但是瑞金出发以来行军600多公里,她始终没有掉过队。出发前在井冈山的强化集训中,马存景摔伤过腰,到现在也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她一直在坚持。
这两天不知是感冒还是腰伤的原因,马存景有点发烧。
解说5:
5月29日这天队员们宿营在郴州市辖区的临武县楚江中学。
学生:谢谢叔叔!
队员:好好学习。
解说6:
为了让长征队员休息好,学生们腾出宿舍,自己抱起铺盖住进了教室。
知道这个情况,队员们特意来看望孩子们。
队员:哇,打扰了,打扰了,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
队员:您是校长?
校长:我是校长。
队员:以后直接把我们安排到这儿,让他们别动,太麻烦你们了。
校长:不行啊,你们难得来。
队员:你们平常我看你们住的地方玻璃都没有,冬天也就这么过来的吗?
学生:不是。
邵夏珍:不是的?怎么那么多玻璃都破了?挺冷的,你看我们今天过来都觉得没玻璃很冷。
查卫星:叶峰,哎,叶峰过来,你弟弟,看你弟弟。过来,快点,赶快过来看看,赶快过来看看,你弟弟在这儿。快来,长得太像了。
叶峰:哪个?
队员:超级像,是呀,太像了,太像了。
叶峰:我失散多年的弟弟,今儿终于找到了。
查卫星:太像了,一笑那嘴形都像。大概你们是前世的兄弟吧?
夏桂林:你看像不像?
队员:你得资助他念完大学知道吗
夏桂林:大学你包了
叶峰:你好好考吧
夏桂林:大学你包了,大学的费用,费用,费用。
队员:记住了,他叫叶峰,姓叶,记住了。
叶峰:好好考吧
解说7:离开教室之前,队员们作出一个决定。
夏桂林同期:
让我们万分感动的是,这些学生们让出他们的房间,他们自己睡在教室里。但是我们睡的那栋楼,我们看到大部分窗户没有玻璃。那么经过我们全体队员一致提议,从我们有限的装备经费里面拿出两千块钱,希望学校把窗户给孩子们装上。再苦不能苦孩子。
我们全体25名队员,只有用我们未来漫漫征程的行动,认真走好我们每一步,不辜负楚江中学,不辜负老区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王校长,这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
解说8:
最后队员们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表达了对所有同学的感谢。
队员们去教室的时候,一向喜欢孩子的马存景却留在了宿舍。
马存景:他们说不让我去了。
记者:谁说不让您去呀?
马存景:大家伙说的。
记者:为什么呀?
马存景:我还有点烧。今天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太好,也是感觉晕晕的,高一脚低一脚往前走。因为这个上山是匀速最好,但是你在这个集体活动中你不可能你自己的匀速,你肯定跟部队的速度一致。部队的速度就是绝大部分年轻人的速度,嗯,走到最后就是感觉非常非常地吃力。但是我不会轻易退出,就确确实实不行了,要影响这个集体行动了,我再退出。
解说9:
这几天队伍里带病行军的不只马存景一个。当晚队里核对了每一位队员的身体情况。
队员:前脚掌疼痛,主要看大伤,统计一下。
队员:那行
队员:陈宗富……
解说10:
统计的结果,由三位队长交给了工作人员。
林健:这是伤病的情况,麻烦你交给崔老师。
工作人员:行。
林健:除了八个完好无损的,其他的都挂伤。
工作人员:行,等到蓝山县城,咱们去检查去。
队医:这个东西我觉得想象都想象得到,长期跋涉,上山下山,都对这个下肢的大关节都会造成损伤。
记者:怎么才能缓解?
队医:休息!
报数!
1 2 3 4 5 6……
解说11:
第二天队员们还是上路了,这已经是连续第八天行军。按照计划他们要再走一天才能到达休整地点。队员们冒雨出发,目的地是33公里外蓝山县雷家岭村。
早上出发后,队伍里多了一匹马。这是三位队长为照顾伤病员专门从老乡那租来的。两名年纪最大的队员——马存景和查卫星分别上马走了一小段。
查卫星:刚才马大姐她说要不坐,说是租的,说咱们俩要不坐,年轻人不好意思坐。后来我就想那我就坐一会儿,我就上来了。
解说12:
老队员用心良苦,因为现在队里受伤最严重的是年轻人陆昶全。
他原本是体力最好的队员之一,上周在帮助老兵刘少东追赶大队时,他的大腿肌肉拉伤了。
查卫星:快点
陆昶全:没事 没事,我不骑。
查卫星:你体验 体验。
陆昶全:我不骑。
查卫星:怎么这样呢!
这孩子真是不听话。
夏桂林:别拉他 别拉他
让他先走一下。
查卫星:你这样会越走越重的
陆昶全:谢谢你查阿姨
查卫星:伤病的情况真是这样的
解说13:
队伍中途休息,劝陆昶全骑马成了所有人的工作。
张浩然:昶全 你忘了,我们五个人拉车的时候,都说什么了,大家都一定要,
衡量好自己的体力和身体,如果感觉到不适的话,一定要保存好自己。
这是我们拉车之前约定好的,难道你现在感觉身体不舒服了,你就把这个约定给忘了吗?
队员:你腿上有伤,你现在跟不上大部队,比我要困难,我还能跟大部队,
我们俩要这么撑,都会掉队的,你先上 你上完了之后,不行我再上,这马已经租过来了。
邵夏珍:他就觉得骑马就相当于坐车,坐车就意味着,不是在徒步走了吗
我说骑马和坐车还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机动一个是非机动,他就不肯。
队员:你要是不骑的话,我陪你上马。
队员:咱俩人一起上马。
查卫星:你想把马累死 那小马。
马存景:好像一骑就是一种失败,怎么说,我也不太理解他们怎么想
要是昨天有马我就骑了。
队员:你上两个小时下来,我再上 好不好?
查卫星: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固执。
夏桂林:排成一排 排成一排。
查卫星:我自己心里都清楚,这个入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轻易言退不是每个人心里想的。所以很体谅老刘,当初老刘退出我非常激动,我也替他难受。但是呢,现在有这个情况可以坐马车,他们不坐。刚才我也觉得很不理解,可以保存实力。不好意思我有点激动,好几年都不流泪了,来了长征这儿流了四五回了。
解说14:
这天上午,疲劳和伤病并没有消失,但是没有人再上马。午饭后这匹马被还给了老乡,在到达宿营地之前,一直沉默的陆昶全开口了。
陆昶全:
有了第一个上马的,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我真的不希望我们的长征,变成马背上的长征。
我走的是一个小兵的长征。
解说15:
这天下午33公里行军终于结束,队员们到达蓝山县雷家岭村,因为这里离县城不远,工作人员用车把队员接进县城休整。这是他们渡过于都河以后,第一次进县城。在蓝山县城,他们有整整两天的休息时间。
祖曼:我吹衣服呢,要不然太潮了,一直下雨都干不了。
记者:眼睛怎么了?
马存景:我看不清 可能是,这个度数有点小,我这个是老花眼。
解说16:
晚上队员们接到组委会的任务令,要根据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排演短剧。马存景就把自己寻访到的一个故事讲给了大家。
马存景:记得在百石村,不是说有两个将军墓吗?一个是洪超师长的,记得吗?咱们就在那儿献花,他这个旁边还有一个将军的墓,记得吗?童将军
叫童国贵,后来我到他家去了一下,当时是这样的,打完仗以后,他哥哥当时是16岁,童国贵呢 是13岁,这两个人呢
就一定要去参加红军,就像洪超师长那样的,他妈妈,可能也是经过说服就同意了,就让他俩都走了,在路上,童国富是牺牲在长征路上,是敌机炸死的,童国贵是当了个通信员
拉着马尾巴,他就一直走到了陕北,到了延安,我想就演这一段,就是他临离开家前,他就说红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洪超师长牺牲了,我们要参加红军队伍。
解说17:
5月31日这一天,是队员陆昶全的生日。晚上临睡前,大家给这个不肯骑马的年轻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
队员:许愿 许愿,吹蜡烛 吹蜡烛,低点 低点。
队员:第一个愿望要说出来,第二个愿望说一半。
陆昶全:我第一个愿望,祝我们队所有的美女更美,所有的帅哥更帅
队员:我们同意了
队员:好 等一下 等一下,等会儿,你闻闻 你闻闻有点馊了
陆昶全:馊了?
解说18:
毕竟是年轻人,看上去陆昶全的腿已经好多了。
休整的第二天,伤病症状比较严重的几名队员去县医院检查。结果别人都没事,只有马存景被叫进了骨科诊室。
马存景:这个上面是井冈山摔过一次,这个地方摔破了。
当地医生:在哪里?
马存景:井冈山。
当地医生:当时摔下去这个腰部有点难受吧?
马存景:当时疼得厉害也有外伤
当地医生:压缩性骨折,看到有一点点,这个还是休息了,不能走了。
马存景:能走 我能走。
当地医生:这是我建议你不要走了
查卫星:要不她扎上腰带什么的,可不可以再行走?
当地医生:这个我都不好讲,我觉得最好是休息。
队员:休息多长时间?
当地医生: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这样轻度的,一般来说卧床休息,那么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已经摔了有那么久了。
查卫星:这要不是我动员她,她也不会过来,我也不知道你这个,我以为你尾骨疼。
马存景:我现在已经不要紧了,已经一个多月过去。
查卫星:井冈山应该是四月份的事情,一个多月了。
解说19:
之前老兵刘少东受伤时,先后有几个队员为帮助他而腿部受伤,少东的伤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的长征明确了一项制度,即在队员出现伤病时,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他的去留,家把这个制度叫做医生的一票否决制。
马存景:那你过去这条路,一定是身强力壮,一点疾病都没有的人走的吗?
张长翃:这个我不敢肯定是这样。
马存景:给伤病员一个,让人都要创造点东西,要有点事也能够走下来,不好吗?
张长翃:你说这个我从感情上我很接受。
马存景:接受吗?
张长翃:但是我有我医生的职责,我的职责是为你们的健康服务,为你们以后走完之后
以后那么长的路,我为了你们的健康要服务的。
解说20:
下午马存景继续和队员排练话剧,晚上他们要在当地的六一儿童节晚会上表演。
队员:布和先往上冲
解说21:
为了让剧中的妈妈更形象,马存景设计了缝衣服的细节。在排练的空隙她为几个男孩子缝好了衣扣。
队员:那个缝完了
马存景:缝完了
队员:还是那个位置
解说22:
这个时候工作人员接到组委会的电话,让随队医生在今晚演出后,向大家宣布马存景的去留。
赵晋祺:那就这样 再见
队员:你看他那军礼有啥问题,你转过来,你看马阿姨。
队员:对 有点低。
队员:你的手尽可能伸直,你的手是扣着的。
队员:马阿姨 对。慢点 慢点马阿姨。
队员:你可以敬着军礼往前走这种感觉,稍微仰一点,说明你胜利了,你在检阅部队这种感觉,对。
马存景:行。
队员:好 对 挺直了。
队员:最后胜利了敬个军礼然后下场。
队员:然后面对观众。
马存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你们找红军去吧
队员:娘,我们走了,您一定保重身体,娘 我们走了,您要注意身体,娘……
马存景:尽快回来。
解说23:
演出之后队员们被招集到餐厅,随队医生将在这里宣布他的决定。
张长翃: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包括今天的一些辅助诊断的结果,我们很清楚地发现马存景第二腰椎存在压缩性骨折。综合了一下当地医生的意见,我的决定是:我的长征队员马存景不要再行走。
马存景:谢谢医生,我服从。我服从,请原谅我没有带一个好头,祝你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我希望你们其他同志,全部到达会宁,还希望你们和我保持联系。
张浩然:这一面旗
马存景:不,我不同意。
张浩然:是从北京带过来的。
马存景:我不同意。
张浩然:马阿姨一直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队员:同意。
张浩然:前面的旗已经不在了,这面旗让我们献给马阿姨吧。
队员:好
马存景:我不同意,就剩这一面旗了。
张浩然:我们还会有旗的。
队员:还会有的。
队员:这面旗最有意义,最有意义。
马存景:我那么努力还是不行
祖曼:马阿姨我不让你走,当时在北京的时候,你说你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的。
马存景:最后我等你胜利消息,阿姨努力过了实在不行了,我已经尽了最后的劲了,我实在没劲了。
祖曼:你像妈妈一样照顾我,我却没有像女儿一样,对待你照顾你。
马存景:你对我很好的,阿姨记得你们,你们一直对阿姨那么疼爱,我知道的。你说要拉着我走到头的,我实在让你拉不动了,这一个月我坚持的很辛苦。
夏桂林:马大姐祝你早日康复,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旗帜,大姐。
马存景:我以为我们一老一小能走到呢。
张浩然:我们在会宁等你。
马存景:我会宁一定去。不能照顾你们两个人,孩子,你的膝盖也是要注意的,你看我们最后合作的多好,今天这个节目的时间那么短,我们安排得很好,我们今天也演得很好。
樊朝曦:我不让你走,能不能不走啊。
马存景:赶快回去休息。
解说24:
在马阿姨的催促下,队员们回到宿舍,但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完。
邵夏珍:好好养病,感谢您这一路上对我们的照顾,马阿姨我爱您
刘榛子,您像妈妈一样,您像老师一样,您就是妈妈、是老师、是红军,我爱您。请为我保重、保重、保重,女儿樊朝曦。爱,不需要理由,陈宗富。给我们的妈妈,祖曼。您真的很出色,我们的妈妈,这个是,林健。
队员:林健。
邵夏珍:对,林健。
队员:报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说25:
两天的休整结束了,24名队员要乘车回到休整前行程终止的地方,去继续他们的长征。而马存景在走过780公里的长征路之后,告别了这支队伍。
队员:会宁见,北京见。
解说26: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24名队员要经过宁远县的湾井、水市两镇,走过97公里的山间小路,抵达道县审章塘瑶族乡,完成这一周的行程。
6月4日这一天,队员们来到湖南省道县四马桥镇的葫芦岩渡口,乘船渡过潇水河。
当年的红军渡过潇水之后,就迎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湘江战役。
当地向导:红军是从1934年11月18日开始渡河的,24日那一天,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就是从这个潇水的中游的渡口渡过去,红军渡潇水用了八天时间……
解说27:
70年后的今天,我的长征队员再渡潇水。战场硝烟早已散尽,他们正面对意志和体力的挑战,万里长征刚刚开始。
马存景:70年前红军不怕远征难,70年后我的长征谱新篇。《我的长征》决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向革命先烈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