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六月二十日电 题:女书不能埋没在造假者笔下
作者 王士斌
“女书文化研究必须在真实资料上进行,不能让如此珍稀的中华文化瑰宝埋没在造假者笔下。”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谢志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女书又称“女字”,是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妇女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符号体系,有两千多个字符。其文字形似汉字,但与汉字不同,形体倾斜,略呈菱形。
谢志民指出,自从一九八三年被鉴定为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以来,女书研究迄今已二十三年,中国国内发表研究论文近一百五十篇,有关著述出版了十五种,可谓成果颇丰。然而,在女书源头、女书与汉字关系、女书创制时代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依旧众说纷纭。
他说,自女书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后,其研究资料就成为了学者们的抢手货。在这样情况下,个别知识分子自持接触过女书,懂当地土语,开始恣意伪造“女字”,杜撰“女书作品”。尤其在著名女书传人高银仙老太太去世后,女书造假者愈来愈多,毫无顾忌起来。
据介绍,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中国女书集成》、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永明女书》都存在研究资料不真实的情况。二00二年出版的《女书字典》收录的一千八百零六个女书字中,伪造的有八百七十多个。
在谢志民书房中,书橱里二十多年收集的女书研究资料占了很大部分,仅高银仙、义年华读解女书作品的录音磁带资料就有近两百盘。目前,他编著的《传统女书作品集释》手稿已经完成,正等待付梓。
“为让女书研究能够在真实、准确的资料上进行,从二00四年初开始,我用了两年时间,从二十多年收集的资料中选出二百二十三篇(首)传统女书作品进行整理、编译,其中近一百八十篇(首)是高银仙的作品。”谢志民说。
该书共计一百多万字,包括书信、抒情诗、叙事诗、柬帖、哭嫁歌等女书文体的全部类型,并且对全部作品,按新一代女书传人胡美月(高银仙孙女)的实际读解标音、注义,每篇(首)后附有女书作品原文,并且还配以女书作品读解录音光盘,让读者可以见其形、听其音、解其义,欣赏到传统女书的全貌,让其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学者们只有获得真实的女书研究资料,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谢志民教授还计划明年将已出版和未出版的女书资料中的精华挑选出来,编成七十万字左右的《女书学习与研究》,作为女书教学与研究的第一本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