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昨日是抚仙湖水下二次探秘第六天,探测组根据声呐扫描,第一次描绘出抚仙湖水下古建筑群的发现者耿卫屡次向外界介绍的神秘的水下“金字塔”。这几乎是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继第一次水下考古以来最重要的成果,“金字塔”也是水下众多高大的建筑中,第一座以整体面貌示人的古建筑。
“金字塔”首度浮出水面
昨日,当一幅形似眼镜蛇高昂的头的画面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发出一声惊叹。这个用声呐扫描出来的在画面上显示为金色的物体,就是屡次引起外界轰动和猜测的抚仙湖水下“金字塔”。事实上,从画面上看,它和金字塔一点也不像,“因为周围坍塌严重,现在声呐扫描到的仅仅是残存的部分,但依稀能分辨出原来的规格。”科考人员在自第一次水下考古结束后的5年里,90%的精力都用在摸索这个神秘物上,昨日却是第一次正式将它展示给世人。
据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会长、水下古建筑群的发现者耿卫介绍,根据探测,这个建筑物由下到上共分5个台阶,其中位于底部的1、2层台阶坍塌严重,系用砂石堆砌而成;而上面的三层台阶保存的相对完整,石材也是比较坚硬的青石。根据水下古迹研究会的潜水员实地测量,整个建筑高19米,底部一边的长度为90米。“我们仅仅测量了底部的一个边,至于建筑物底部到底是几个边,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
耿卫介绍,5年的水下考古,仅仅涉及到“金字塔”顶部,也就是第五个台阶上面的一小部分。而这次水下探秘活动的范围也仅在这个顶部28×16平方米的范围内,这些天来向外界展示的所有符号,都是来自这个范围。耿卫将这个建筑称为“最大的宝贝”。
专家:“金字塔”可能是祭祀场所
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解释这个高大的建筑物时说,水下保存着很多比较完整的建筑,这些建筑全部是用石材筑成。金字塔顶部的几个台阶用比较坚硬的青石砌成,就是为了雕刻图案和符号。这几天来发现的符号、图像、石洞全部来自于建筑物的第一个平台,也就是第五个台阶。
李教授透露,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已经决定将声呐扫描照片带回北京,请一些声呐专家将古建筑用三维图像复原,“那将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据李教授初步判断“水上金字塔”可能是祭祀场所。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目前掌握的材料太少。
今日抚仙湖水下二次探谜活动将举行闭幕式,虽然水下古建筑向世人仅仅展示的面目不及其冰山一角,但李昆声教授用屈原的诗句来表达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云南信息报》供稿
新闻附件
聚焦抚仙湖二次探秘过程
6月21日仙湖水下二次探秘活动将拉上帷幕。
6月20日水下机器人在遥控师的操控下,三次潜入湖中不同的位置,在潜到水下2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奇怪亮片。专家分析认为,亮片可能是古人类残留的遗物。
6月19日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证实,当天在抚仙湖水下石块表面发现的两个类似太阳纹的图案,如果是人工雕刻而成,那就是我国在水下考古中发现的第一例刻在人工建筑上的太阳纹图案。
6月18日水下探测机器人“VideoRay”下沉了8米左右,拍到了水下古建筑群的局部照片和一些完整或散落的石块及潜水员水底作业情况。
6月17日潜水员在不同的石块上发现类似“0”“1”的符号,以及七个规律排列的石孔和一张“人面图案”,专家依此推断可能是祭祀场所里涉及的内容。
6月16日为期7天的抚仙湖水下古城探秘活动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