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跟随广东省农业厅组织的农业科技下乡服务队,前往粤北韶关,看到基层农户对学习农业技术的需求和渴望,也看到当前农科推广体制的种种问题
专家讲课 越多越好
粤北山区,阴雨伴着低温袭入。 从韶关乐昌市出发,沿着盘肠山道蜿蜒行驶1个多小时,就是海拔500米的九峰镇。恰逢镇里的墟日,从各村赶来的农户络绎不绝。
早上9点多,镇政府门前,广东省农业科技下乡服务队已经摆开了摊子,禽畜专家和蔬菜专家现场接受咨询。几百本薄薄的《柑桔栽培关键技术》、《蔬菜栽培关键技术》、《禽畜防疫关键技术》等小册子,十多分钟内就向经过的农户派发一空;而十多块科技宣传板前,也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政府二楼的会议室内,因为知道有省里的果树专家前来讲课,闻讯而来的群众将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刘会诚是其中之一。“我们这儿种的基本上是水果,我家3亩多地就种了400多棵柑桔和奈梨。”老刘说:“今年春霜很厉害,水又特别多。奈梨受老天爷影响最大,到现在挂果才2成左右,估计要损失不少啊!”除了天气不佳,影响收成以外,有的农户也反映今年开始出现干枝现象,不知道如何解决。
“桃李好气性,土壤含氧量要求高。大家可能光注意枝叶,其实果树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根部引起的。”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员梁军这样作开场白。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梁军将各种常见情况都一一介绍,许多农户边听边记,非常认真。
68岁的曹双来笑着说:“我现在最头疼的是新种的双红桃,去年的这个时候果子都坏掉了;还有奈梨出现的干枝也很麻烦。老师讲了两个问题,回去按方法买药、配药、施药就可以了。这种课越多越好啊!”
体制不足 制约推广
九峰镇水果合作协会秘书长吕晓华告诉记者:“我们有一些土专家讲课,都是有经验、没知识,而科技知识恰恰是基层农民最缺乏的。”
在粤赣交界的乌迳镇,记者见到了镇农技站的徐技术员。他说:“以前农技站归农业局垂直管理,经费和编制都有保障;现在归镇里管,功能基本瘫痪了。人员经常要被调去抓计划生育和国土工作,即便是从事本职工作,也是先想着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的种种不足,十多年前就开始参与农科下乡服务的梁军深有同感,他说:“现在市、县、镇三级的力量都有所削弱。但是农民的技术还是比较差,许多关键技术都没有掌握,导致很多地方都有产量、没产值。如果技术过关了,农业能上一个台阶。”他提供了一组数据:广东是一个柑桔大省,但囿于技术瓶颈,全省的亩产量还不足半吨,而美国、日本在这方面的数据分别是2吨和1.5—2吨。
另外,大专院校、科研所的农业基础研究做得越来越少,也让这位老研究员忧心忡忡。“一般的引种试验至少要十几年,育种试验要20年,想推出一个新品种其实是很难的。现在研究机构为了创收,都是拿来主义,这样很不好。许多农业学校的毕业生实践经验又不足,同样是现在农科体制的问题啊!”
产前产后 也很重要
广东仲恺农业学院教授郑慧明,也参加了这次农科下乡活动。她认为,像这种由省内专家直接面对基层农户的模式,覆盖面毕竟有限。如果有一个健全的体制,采取层层培训的方法可能比较合适。
然而,无论农科体制如何不足,它也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而已。在这次科技下乡的最后一站曲江区大塘镇,服务队展示的一台6匹的新型微耕机引起了不少农户的兴趣。
有人问:“多少钱一台?”科技人员答道:“4000块钱。”“政府补贴多少?”“山区补35%,珠三角补25%。”一位农户兴致勃勃地操弄起机器,“很轻便嘛!”他笑着对周围的人说。不过又缓缓地摇摇头,无奈道:“虽然有补贴,还是有点贵,买不起呀。”
郑慧明说:“农民对着土地几十年,不是不会种,而是要想办法如何种得更好,卖的价钱更高。农科推广确实对产中环节有帮助,但是产前(肥药质量)、产后(市场销售)也很重要。况且使用技术同样需要成本,我觉得还不如多教农民一点土方法。譬如蔬菜快要收去卖的时候,拧它个90度左右,让根半死不活,这样在地里放久一点也不会烂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