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2日电日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市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会召开“俄罗斯人看哈尔滨”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俄罗斯朋友都是多年工作和生活在哈尔滨的大学教师、公司经理、画家、留学生,以及同中国人结婚并长期居住在哈尔滨的“新俄侨”。 他们对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意见,值得一听。
加强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对俄合作与交流,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那么,我们的工作是否完全到位了?在哈俄罗斯朋友的意见,让我们看到了差距。
俗话说,旁观者清。从朋友的角度,在哈俄罗斯人的意见中肯、实在;从合作者的角度,他们的意见具体、有针对性。有关部门有必要认真听取,仔细梳理,着手改进。多听听朋友的意见,有好处。
在市社科院、市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会日前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的在哈俄罗斯人就哈尔滨城市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问题畅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认为哈尔滨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大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们就哈尔滨城市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
城市独具魅力让人有亲近感
谈起对哈尔滨的印象,参加座谈会的俄罗斯朋友话语中充满认同感。
来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已在哈任教5年的瓦丽娅说:“哈尔滨是座美丽的、独具魅力的城市,中俄文化交融的底蕴非常浓郁。每当走在中央大街,坐在松花江畔铁路江上俱乐部旁的长椅上,都感到仿佛回到了家乡。哈尔滨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更漂亮、更现代。”
哈师大俄语外教斯维莎罗玛曾去过上海求职,那里工资很高,但她还是回到哈尔滨工作。问其原因,她说:“哈尔滨人的性格和哈尔滨的文化氛围都更接近俄罗斯,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很踏实,这种亲近的感觉在其他城市是找不到的。”
此外,与会者对哈洽会、冰雪节、哈夏等,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充分肯定哈尔滨城市特色的同时,与会者还就哈尔滨城市发展和对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信息不畅妨碍双方相互了解
与会者认为,中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多来年发展速度很快,但信息交流和相互了解等方面却相对滞后,妨碍了中俄双方最基本的了解。哈尔滨有关部门和行业的情况、经商办合资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涉外政策资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等,来哈的俄罗斯人很难找到。面向俄罗斯人的专门网站也很少,偶尔能找到一两家,信息却比较陈旧。
市场信誉法制环境有待改善
哈巴罗夫斯克中俄友谊俱乐部副主席德米特里对哈尔滨商品市场的信誉表示担忧,
他说:“目前俄罗斯经济已逐步好转和恢复,百姓对商品需求的档次有很大提高。但哈尔滨许多商品从南方运进,假冒名牌商品充斥市场。从盗版书到盗版音像制品,从生活用品到高技术产品,从药品到食品,从服装到电子产品,到处都能遇到假冒名牌。这样的市场环境,使真正品牌的生产者望而却步,很多俄罗斯投资者也因此不敢来这里发展。同时,虚假广告也严重恶化了哈尔滨的市场环境。
环境卫生影响城市形象
与会者谈到,有些哈尔滨人的公德意识不强,刚刚铺好的草坪,几天后就面目全非;装饰一新的路灯和报廊,几天后玻璃被砸、灯饰被盗;整洁的果皮箱和公益广告会不翼而飞;广告牌被乱写乱画,制造假证件的电话号码被涂在粉刷一新的墙壁上……特别是一些人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随处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甚至便溺。许多俄罗斯人不解,认为这些人破坏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尽快改善投资合作环境
针对看到的问题,与会的俄罗斯朋友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加快建设涉外管理服务体系,为来哈尔滨的俄罗斯人搞好公共信息披露、信息预报和咨询服务;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质,树立全民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开放意识;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等。
与会者还特别谈到,哈尔滨要充分发挥“新俄侨”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中俄经济科技与文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他们说,目前与中国人联姻并长期在哈尔滨生活的俄罗斯人有20多人,这种联姻每年以2至3对的速度增加。对此,哈尔滨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工作安排和子女就学方面实施“国民待遇”。 |